矽谷的男孩俱樂部(上)嗑藥、羣交...科技宅男的極樂派對

圖文/鏡週刊

矽谷,是科技頂尖人才匯聚的地方,充滿創造和破壞的力量。一般人的想像中,這裡充滿了勵志故事,一羣手不離鍵盤的宅男工程在自家車庫創業最後成了改變世界億萬富豪

不過,彭博科技的名主艾蜜莉張(Emily Chang)最近即將出版的新書哥託邦:拆解矽谷的男孩俱樂部》(Brotopia:Breaking Up the Boys’ Club of Silicon Valley),揭露了在「宅男變英雄」的故事背後,高階主管與創投金主縱慾狂歡,與職場文化嚴重性別權力失衡的一面。

而這些外人看來驚世駭俗的嗑藥羣交派對,卻是業內人士「默認甚至引以爲豪」的生活方式。在男性主導矽谷一切的同時,也給想出人頭地的女性科技人樹立了巨大的障礙。

衆所周知,矽谷是充滿陽剛氣哥兒們」的世界。在艾蜜莉張的新書中,它更是名副其實的「哥託邦」(Brotopia)。在《浮華世界》刊出的文章裡,她根據自己過去兩年來對二十多位矽谷創辦人、VC投資金主、科技高層主管的採訪,揭露了在外界看來光怪陸離的縱慾派對文化。

據她書中所述,大約每個月一次,在週五或週六的晚上矽谷的「科技新貴們」(technorati)聚在一起舉辦充滿藥物和性的派對。有時地點舊金山的太平洋高地(Pacific Heights),有時在艾瑟頓(Atherton)或希爾斯伯勒(Hillsborough)的豪宅。有時甚至北上某人在那帕谷的城堡或是馬里布的私人海灘,或出海到伊比薩(Ibiza)的外海,狂歡縱慾一整個週末。地點有變化,不過參加者和參加目的都大同小異。

熟悉此道的人士有許多共同點。他們談論這類派對時,看不出一點尷尬更說不上羞愧。相反地,他們對打破私人生活的傳統和典律帶着自豪,就如同他們他們在科技領域的呼風喚雨與破壞式創新。他們似乎認爲,在這些派對上的行爲,是自己改造世界的進步與開放精神的進一步延伸。不過,不無矛盾的是,所有跟艾蜜莉張描述這其中場景的人,幾乎都要求不要透露他們的姓名。

如果這僅限只在個人私生活領域這是一回事。不過如果這些性派對和他們的開放關係延伸到派對之外。這些菁英文化對矽谷科技產業將帶來一些影響。

參加這些派對的的賓客,男性包括在矽谷名號響叮噹的第一輪VC投資者、知名創業家、以及高階主管。但女賓客則屬於不同的類別。艾蜜莉張寫道:「如果你外貌迷人、樂於加入、而且(通常是要)年輕,就不用管自己的履歷或是銀行存款。」除了在灣區科技業工作的女性之外,也有些來自洛杉磯甚至更遠的地方,她們可能從事一些共生的產業,像是房地產業務、個人體能訓練員、或是公關人員。「女性」和「富有男性」的比例大約是二比一,因此男性有機會東挑西揀。這和一般科技業的派對裡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情況恰恰相反,在「這種」派對裡,「女生多的要命」。

這類派對對於賓客的選擇有一定的準則。男性出席者都是直接得到主人的邀請,而他們想帶多少女性參加都可以,但是他們不能自己單槍匹馬出席,因爲這會降低男女比例。邀請方式有時透過口頭邀請,或臉書或Snapchat(好處是訊息閱後即焚)。邀請內容自然不會大剌剌寫着「性派對」,除了以防有人轉發或是熒幕截圖之外,它也沒有大張旗鼓的必要。

根據參加過派對的人的說法,整個晚上如是進行。賓客在晚餐前到達並由私人保安檢查身分,如果你不在名單上就會被拒之門外。有時派對上會提供餐點,不過最私密等級的聚會則是貴客們一起做晚餐,如此一來他們就不用再吃完點心後把工作人員請出門。吃飯、聊天、喝酒,吃完最後一道菜之後開始藥物上場。據他們的說法,有些藥物是「社交禮儀上」(de rigeur)需要的,像是「快樂丸」(Ecstasy)或「茉莉」(Molly),它的目的是讓本來有點陌生的人突然變成超熱情的朋友,有些藥丸上甚至還印上了某些最熱門科技公司的商標。有人把這些派對稱爲「E-parties」。

這類MDMA藥物效應會持續讓人三四個小時保持精神亢奮。隨着多巴胺燃燒,激發屋子裡人們的熱情,平時的禁忌完全拋棄。人們開始互相擁抱愛撫。賓客會各自分組兩人、三人或甚至更多人。他們陸續消失進入派對會場的的衆多房間裡,或是在衆目睽睽下大戰。當一晚過去,新的一天來臨,客人又會重新聚在一起吃早餐,吃完有些人就再來一回合。吃東西、嗑藥、性、再來一次。

參考資料:Vanity Fair,Fortune

【矽谷的男孩俱樂部(下)】「哥兒們」文化裡的女性困境

更多鏡週刊報導耶誕派對滿屋子宅男怎麼辦? 矽谷科技業有請「氣氛模特兒」「我認識的每一位億萬富翁,幾乎都固定服用致幻劑」老嬉皮:舊金山成了科技業的「遊樂場」「藥」讓你成爲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