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戰:人工智能支撐下的體系作戰

去年12月,美國前國防部副部長羅伯特·沃克提出了一個新作戰概念——“系統戰(Systems Warfare)”。其實,從“系統戰”這個術語中“systems”的複數形式,以及沃克在文中多次提及的“體系對抗”和“體系破擊”來看,這個系統戰概念類似於“體系作戰”。

系統戰的提出,源於技術進步和博弈對象的變化。深度學習算法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飛速發展加速了武器裝備革新與戰爭形態演變,體系對抗取代平臺對抗成爲決勝戰爭的關鍵。在大國競爭背景下,美軍面臨前所未有的信息智能化攻防挑戰,爲了保持軍事優勢,美軍對於體系作戰高度重視。

一個試圖立於不敗之地的構想

美軍系統戰關注的對象是“系統的系統”,涵蓋包括陸、海、空、天、電、網等多維戰場空間中的作戰系統,以及將這些系統融爲一體的作戰體系。系統戰的實施需要在立體空間的多維繫統中進行人機協同作戰。

沃克認爲,美軍現行的聯合作戰概念已經遠遠超出了“保質期”。與勢均力敵的對手在未來戰爭中交鋒時,聯合作戰仍然有效,但必須創新聯合作戰概念,使人員、訓練和條令統一起來,確保在任何戰場上都能立於不敗之地。在系統戰的概念框架下,美軍應基於人工智能技術,搭建新型人機協同聯合作戰網絡,開展算法戰贏得系統壓制優勢,並按照系統戰構想升級改造聯合作戰條令,調整改革作戰指揮體制,確保作戰信息跨維共享、作戰決策跨域互補、作戰指揮跨界融通,從而構建起智能化聯合作戰網絡,實現多域優勢能力聚合、終端綜合集成釋能的目的

美軍的作戰理念十分重視先發制人,即在全面交戰之前對敵方進行有效精確打擊。美軍認爲,系統戰正是在作戰概念上保持先發制人的抓手。系統戰中的先發制人講求瞭解對手,找準七寸,重點打擊。打擊目的不是消滅對方,而是破壞和摧毀對方各種系統,或者擾亂其正常運作。同時,美軍也提防對手先發制人。美軍預料對手第一波打擊將包括密集的精確制導彈藥齊射和幾乎無死角的無形系統攻擊。美軍的聯合作戰網絡必須能夠在敵方作戰效果覆蓋範圍內仍然有效運行,比如通過在海底建設系統庇護所,利用僞裝、隱形等技術隱藏和保護能夠快速反應的系統力量。系統戰的提出就是要確保美軍能抵抗對手的首輪打擊,並且快速反應,後發制人

系統戰的中心思想,是爲聯合作戰部署比對手更好更快,並且對手無法徹底摧毀的網絡系統,並由此實現威懾對手的效果。爲此,聯合部隊將開發針對系統戰而優化功能和平臺,特別是人機協同作戰網絡。無論在無形空間還是有形戰場,人在人機協同作戰過程中的決定因素始終沒有改變。在信息領域內,人的決定性作用更多體現在設定模型、優化算法、調整參數等高端操作。在人機協同火力打擊方面,儘管機器的殺傷力不斷增強,但實際作戰中仍然需要有人作戰平臺充分利用人的智慧和綜合判斷能力,排除干擾,在複雜條件下作戰或指揮無人作戰平臺實施作戰。系統戰的實施需要在立體空間的多維繫統中進行人機協同作戰。多維繫統的人機協同作戰,可以形成對全維度戰場環境的全覆蓋和重要維度戰場環境的多重覆蓋,確保不同人機作戰單元之間的信息溝通,即使與高級指揮控制層級失去聯繫,也能保持人機協同作戰行動的協調一致。系統戰的立足點在於體系對抗與體系破擊,因此係統戰中的打擊絕不僅限於有生力量殺傷,其打擊的範圍涵蓋物理、心理、法理等各個層面,需要靈活的跨界人機協同。比如,人工智能技術通過提升無人作戰平臺的自主性和智能化程度,可彌補傳統作戰體系的作戰短板,實現人機協同中的智能感知、智能決策、精確殺傷,使人機協同更加適應未來“快速、精確、高效”的作戰需求,提升人機協同的作戰效率。

從概念到現實仍有一段距離

系統戰的提出,旨在幫助美軍設計相應的人機協同作戰網絡條令規程,針對對手的作戰體系開展作戰。但由於算法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系統戰的提出者沒有闡釋系統戰的具體細節內容,由此也可窺見系統戰從概念到現實仍有一段距離。

依靠算法進行決策必須保證人工智能技術的可信度。系統戰中,數據的複雜性和作戰行動的迅捷性要求借助人工智能不斷優化作戰方案算法,根據指揮員意圖,基於戰場情報信息,計算提供多套作戰方案供指揮官選擇,並幫助指揮官進行戰場態勢判斷、確定作戰方案和驗證作戰方案從而形成科學決策。但是,至少在當前的美軍系統戰構想中,人工智能“迴路”還需要有人蔘與。就目前而言,人工智能自主化並不意味着向機器人戰爭轉變。

“技術決定論”難以調和美軍內部的矛盾問題。美軍提出的系統戰建設首要目標就是使聯合部隊信任並使用人工智能的自主化功能。該功能可以覆蓋作戰行動、作戰協同和效果評估等方面。但該作戰概念認爲人工智能能夠解決軍種配合、部隊磨合、作戰單元組合的所有問題,忽視了美軍傳統的軍種矛盾、軍工複合體利益等因素,概念上可以自由搭配的“馬賽克”很可能在現實中依舊難以隨意組合。

人的因素應該遠不止於“平臺無人、系統有人”。決定戰場勝負的最關鍵的因素是“人”,系統戰已經注意到“平臺無人、系統有人”的作戰樣式短期內不會改變,但是戰爭所包含的內容遠不止於作戰平臺和作戰網絡。系統戰尤其關注“制系統權”,強調作戰系統的功能建設和抗打擊能力,但跟許多美軍其他作戰概念一樣,疏於考慮戰爭中複雜的政治、社會、文化因素。在這樣的作戰概念指導之下,美軍已經多次品嚐“贏得戰鬥卻沒有贏得戰爭”的滋味。

總的來說,系統戰的提出體現出美軍“概念先行”軍事改革的一貫傳統,表達出美軍感受到自身作戰體系受到挑戰、迫切需要更新的壓力,也反映出美軍對其他國家軍隊建設的瞭解和重視。無論系統戰是美軍應對大國博弈的戰略抓手,還是迷惑他國軍事研究的戰略迷霧,都值得引起重視。

(作者:敖 鋒 馬建光,均系國防科技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