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腹痛、白帶變多...恐是「骨盆腔炎」 降低複發率掌握6守則

出處/康健雜誌

文/朱芷君 圖/康健資料

28歲的小玲,學生時代就有性生活,也曾感染過骨盆腔炎,當時以爲吃藥治療就不會有事。結婚後努力做人卻沒有好消息檢查發現,她的輸卵管已經因爲反覆感染而堵塞、變形,很難受孕……

近年來性觀念開放、性行爲年齡提早,因性交而感染骨盆腔炎的未婚女性也愈來愈多。骨盆腔炎雖不難治癒,但如果疏於預防、經常復發,極可能扼殺生育力,造成難以彌補的遺憾。掌握治療骨盆腔炎的關鍵守則,才能確保自己的幸福和健康。

骨盆腔內有子宮卵巢、輸卵管等重要的生殖器官,正常狀態下,子宮頸處的黏液屏障能阻擋有害細菌進入骨盆腔。但當陰道發生細菌感染,化膿的分泌物破壞子宮頸黏液結構,細菌就能沿着子宮頸上行侵入子宮內膜,感染便會擴散到整個骨盆腔,造成器官發炎受損。

急性骨盆腔炎病發後數小時就會下腹悶痛、肚子有下墜感,分泌物增加、顏色異常,還有人會發燒、怕冷。嚴重惡化時可能導致腹膜炎,甚至併發敗血症

由於急性骨盆腔炎的症狀可能和盲腸炎膀胱炎混淆,且發病初期,照超音波不一定會發現異常,「要內診才能判斷得更準確,」惠欣婦幼診所主治醫師吳彥靜說,內診觸及患者子宮頸時會劇痛,子宮、卵巢感覺壓痛,子宮頸及陰道可能有異常分泌物,超音波發現卵巢、輸卵管呈單側雙側膿瘍,就可確診爲骨盆腔炎。

急性骨盆腔炎沒有治療完全,或感染後延誤治療,可能演變成慢性骨盆腔炎。如果經常下腹悶痛(且疲勞或性交後會加劇)、下背痠痛生理期前後特別不適,雖然沒有明顯的急性發炎症狀,也要及早就醫。

是。多數的骨盆腔炎是經由性行爲感染,其中常見的感染源是披衣菌和淋病雙球菌,因此患者的伴侶也要接受治療,纔不會重複感染。

性生活活躍多重性伴侶、感染過性病、施行人工流產,都是骨盆腔炎的高危險羣,「成年之前最好不要太早開始有性行爲,」吳彥靜指出,未成年少女的生殖器官還沒發育成熟,子宮防禦力不夠,性行爲很容易造成感染,後患無窮,「不要因一時衝動戕害自己的健康,」她提醒20歲以後纔有性生活比較好。

錯。骨盆腔炎的治療,以抗生素爲主,一般來說療程爲7~14天,如果藥物療效不佳,症狀持續惡化,則必須住院以手術清除膿瘍。

服用抗生素後,即使症狀緩和,卻不代表細菌完全被殺死,一定要遵循醫囑吃完整個療程,不能擅自停藥,讓病菌產生抗藥性。治療時,也要避免性行爲,多休息、恢復身體原本的抵抗力

(圖片來源:Pixabay)

罹患過骨盆腔炎的人,如果治療不徹底、持續不安全的性行爲、衛生習慣不良等,都會增加感染復發的風險。尤其頑強的披衣菌,還能潛伏在子宮頸口,就算沒有性行爲,一旦疲勞、壓力大,免疫功能變差時,披衣菌就可能伺機活躍,進入骨盆腔再度引起發炎。

由於感染披衣菌時,初期常只有下腹抽痛、白帶變多等輕微不適,有些人甚至毫無症狀而未就醫,長期慢性發炎使輸卵管阻塞,輸卵管水腫或骨盆腔沾粘,無法自然受孕。

感染愈多次骨盆腔炎,愈容易造成不孕,因此預防感染、避免復發十分重要:

●從事安全性行爲,維持單純的性關係性交時使用保險套,避免從性伴侶感染病菌或性病。

●容易感染的生理期不要性交。

定期婦科檢查。有性生活的人,應定期篩檢,如此就算感染也能及早診斷治療,減少傷害。

●人工流產、裝置避孕器,侵入性的婦科檢查如子宮鏡、輸卵管攝影,都可能破壞子宮頸的保護能力,增加感染風險。因此接受上述檢查或處置後一週內,不可從事性行爲。未生育的人應避免採用子宮內避孕器。

●注意陰部泌尿道的衛生。不要擅自灌洗陰道,破壞陰道內保護性菌叢,反而更容易感染。

●有不正常分泌物、出血時儘快就醫。泌尿道、陰道發炎感染時,一定要徹底治療,纔不會向上感染到骨盆腔。

延伸閱讀:

女性私密處搔癢難愈 2件事可分辨感染類型!

女性私密處有搔癢感、出現異味怎麼辦? 自我照護7招快學起來

從女性私密處分泌物能看出臟腑健康! 5叮嚀助妳甩開異常白帶

減少女性私密處異常分泌物和落髮 蕁麻葉很有用

防子宮脫垂兼翹臀 「橋」這姿勢能喚醒女性私密處肌肉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