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潛7062公尺!陸6年研製「蛟龍號」 邁出載人深潛第一步

大陸自主研製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圖/中評社

記者蔡儀潔綜合報導

對比起太空陸地,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深海的探索進展最慢,光是壓力太大、電磁不能傳輸這兩項特點,就足以將衆多人造裝備擋在門外。隨着美國俄羅斯國家掌握載人深潛技術中國大陸所自行研發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於2009年,首次進行海試下潛38公尺,如今已完成7000公尺深潛。

談起中國的深海探索發展,不得不提起「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綜合陸媒報導,大陸科技部於2002年,將7000公尺載人潛水器研製列爲863計劃重大專項,此後6年間,在中國大洋協會組織下,中船重工集團七〇二所、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以及聲學所等境內百餘家科研機構企業,聯合進行潛水器的設計製造,並將之命名爲「蛟龍號」。

▲蛟龍號在南海「蛟龍海山」區下潛。(圖/翻拍自新華網

「蛟龍」號於2009年8月18日首次進行海試,下潛38公尺,邁出了中國載人深潛第一步,隨後與2012年,先後取得1000公尺級、3000公尺級、5000公尺級和7000公尺級海試成功。

「蛟龍」號也於2012年6月,在馬裡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最大下潛深度達到7062公尺,創下國際同類作業型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標誌着中國已具備在全球99.8%以上海域,開展深海資源研究勘查能力

「蛟龍」號於2013年6月5日至9月24日,開展了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並獲得成功,意味着其實現了從海試階段到應用階段的轉變。如今,「蛟龍」號足跡遍及南海、東太平洋西南印度洋、馬裡亞納海溝等七大海區,推動中國海洋科考與開發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