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期180天,美要求中國軍工企業退出俄市場,否則就全面封鎖制裁

目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的消息已經確定,想要商討的議題也定下來了,那就是中俄關系。

在俄烏衝突爆發初期,美歐爲了讓俄羅斯的處境更加艱難,多次威脅中國要下場制裁俄羅斯,否則就會面臨西方國家的制裁。而隨着局勢發展,美國爲首的西方又開始炒作中國軍援俄羅斯的言論。當下布林肯計劃訪問中國,美歐又開始炒作所謂的“中國援俄”、“中俄威脅論”,爲布林肯造勢和獲得籌碼。

此外,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宣稱,美國對“中國幫助俄羅斯建立國防工業基礎”深感擔憂,表示中企不僅向俄羅斯出口大量的無人機、機械器材、集成電路等適用於軍事領域的產品,以及建設工業基地的材料。

美國認爲,有了中國這些“支持”,俄羅斯就有能力重建國防工業,生產戰場所需的武器裝備,讓原本就不樂觀的俄烏局勢持續惡化。

值得一提的是,當地時間4月17日報道,著名反華議員加拉格爾當天提出一項名爲“無限制法案”的兩黨法案,其內容要求美國認定中方援俄的企業,將給他們180天的時間自行退出俄羅斯市場,如果不走,將面臨美國對他們的“全面封鎖制裁”。

這一法案看似荒誕不經,但卻是美國政客們的“基操”,此前耶倫訪華時也曾警告稱,援俄中企將面臨“嚴重後果”。

當然,炒作該問題的並不僅僅是美國,歐盟這邊兒也接着“炒剩飯”。

當地時間18日,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聲稱,已經發現中國正向俄羅斯供應可用於製造武器的零部件。還將中國保持中立立場,勸和促談的態度說成是“坐山觀虎鬥”,想要坐收漁翁之利。

這一系列的輿論鋪墊之後,布林肯訪華就成了解決問題的“正義使者”。

美歐之所以如此恐懼,主要原因是俄烏衝突爆發兩年多以來,西方世界累計向俄羅斯發起了超過2萬項經濟制裁措施。雖然2022年的上半年俄羅斯處境艱難,但在下半年就逐漸有了轉機,隨後經濟增速一路飆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稱,2024年俄羅斯的經濟增速將超過G7成員國。要知道,美西方針對俄羅斯已經使出了吃奶的勁兒,結果熱戰沒打贏,制裁大棒也揮舞不動了,反而俄羅斯越打越猛,收穫越來越多。

有消息稱,俄羅斯即將在5月至6月發起大規模攻勢,現在的烏軍已經難以抵擋,在這種背景下,美國纔不得不鋌而走險通過了援烏法案,以及訪問中國商談俄烏衝突事宜。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過去俄羅斯對歐洲還抱有期待,但現在俄洛is對外貿易活動已經全面轉向東方,中俄之間的貿易和本幣結算率頻繁刷新記錄。這或許就是西方最不能忍受的事情。

早在本月初,布林肯和歐盟、北約外長舉行會議時宣稱,中國正以“令人擔憂的規模”向俄羅斯提供援助,並要求歐盟在和中方後續的接觸中,都要提及中俄合作問題,並對“援俄”企業進行制裁。

總的來說,布林肯這趟訪華和耶倫一樣,都是不懷好意,且態度依舊傲慢、高高在上。既然如此,那麼布林肯此次訪華的收穫也將是註定的,不僅得不到任何東西,反而會讓外界看清美國更加虛僞的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