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臺美BTA與兩岸ECFA

文/洪寶山

最近爲了KMT要不要赴廈門參加海峽論壇,成爲媒體的焦點,開放美豬美牛進口美國的FTA或BTA這等重大的經濟政策議題竟然淡出輿論,不知道該說DPP運氣好,還是神機妙算,但是因禍得福,透過這次「求和論」事件,臺灣人應該認清共產黨「死不認錯,黑的也可以辯成白的」的唯物論辯證法的厲害。

雄辯不如接受現實迎接契機

美豬美牛開放已成既定事實,正反的利弊都有,正如外媒說的:「開放美豬美牛再次展現蔡總統果斷的領導力,就如同任內拍板爭議的一休一例、年金改革政策等一樣」,既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就快刀斬亂麻,接受後果,迎接契機。

選在美國總統大選前六十天開放美豬美牛進口,難免會有替川普助選的感覺。但反過來說,或許大選前川普會把反中牌進一步極限施壓,臺灣處在美中角力的第一線,對中國來說,臺灣越親美越惱火,除了軍演恫嚇警告之外,如果採取經濟牌反制的話,最直接有效的重拳莫過於根據ECFA第十六條,中國可單方面中止ECFA。

臺灣仍應小心維繫兩岸ECFA

ECAF對臺灣有多重要?以ECFA早收清單爲例,截至二○二○年三月爲止,在貨物貿易領域,中國對臺灣累計減免關稅約六八.○三億美元,換算成臺幣超過二千億元,而臺灣減免中國的關稅不到七億美元,所以關稅降低是ECFA最主要的功能之一。

另一個就是以區域經濟的角度,如果少了與中國的ECFA,其他亞洲國家會有顧忌,不願積極跟臺灣談其他貿易協議,自然對於臺灣出口的競爭力就會受到其他國家的威脅,所以ECFA的另一個價值在於後來成功與新加坡、紐西蘭洽籤經濟合作協議,由此可知,所有的貿易協議的價值在於(1)降低關稅,(2)有大國的背書,其他國家才願意跟臺灣洽籤貿易協議。

從這個角度來看FTA或BTA,就不難理解在美國主導供應鏈重組過程,臺灣爲何急於在十一月美國大選前,試圖儘快跟川普洽籤FTA或BTA,畢竟經歷這場疫情之後,臺灣跟美國越走越近,連臺積電都已經赴美設廠,可知未來不單單只是一個世界、兩套標準,甚至自一九九○年以來臺灣與中國緊密的「臺灣資金+臺灣人才+中國勞力+土地」的供應鏈模式,也走到盡頭。

積極爭取臺美洽籤FTA或BTA

在兩週前臺灣罕見的與歐盟、日本、美國一同舉辦重組供應鏈論壇,西方民主國家已經表態支持臺灣,臺灣也將肩負起責任,籌組反北京聯盟。所以比起十年前的ECFA,臺灣此時更需要的是跟美國洽籤FTA或BTA,如此其他西方民主國家,如日本與歐盟才願意跟臺灣洽籤FTA。

換個角度來看,ECFA沒有包括服貿,爲什麼呢?臺灣的經濟結構是以中小微型民營企業爲主,約九三.五萬家,平均每家企業員工只有四.二人,簽署任何的貿易協議代表雙方的人才、金流、物流可以自由的流動,試問簽署服貿對於多數的微型民營企業有幫助嗎?或許在一九九○年代的時候,還可以靠着跑單幫的方式闖中國,但二○一四年以後以國企爲主體經濟結構的中國,已經不適合臺灣中小企業單打獨鬥的去中國闖天下,更何況雙方開放的過程,中國寬闊的舞臺容易吸引臺灣高階人才過去。

相反的,中國大型企業來臺,美其名是創造就業機會,但往往狼性作風,反而會造成臺灣的中小微型民營企業難以競爭而倒閉,此消彼長的過程,不一定真的增加了就業機會,卻造成臺灣人才的空洞化,畢竟兩岸的經濟結構與發展過程不同。

但是如果把降低成本國安資安擺在一個平臺考量時,又會覺得這個錢寧可不賺。這次疫情給西方民主國家最大的教訓就是,依賴單一國家或供應商,提供關鍵物資與重要產業材料所帶來的高度風險,更不用說,進入5G的人工智慧的世界,資安更是重要的議題。特別是這次美中5G大戰的背後,其實就是爭奪個人數據的科技戰,尤其是抖音藉着這次COVID-19疫情的居家隔離,大幅提高全球的下載次數,已經是日活躍人數高達六億的APP,這代表中國的勢力悄悄的滲透到年輕族羣

中國規模太大 臺灣不能開放服貿

如果臺灣對中國開放服貿,中國任何一家國銀都有能力把全臺灣的銀行一起購併,金流掌握在中國手中,等於掐住有錢有勢金字塔族羣,那臺灣還能玩嗎?更不用說併購電信業取得足跡個資與通信隱私,隨着美中角力、臺商迴流、美歐日臺重組供應鏈,隨着兩岸的經濟逐漸分割,ECFA的功能已過高峰期,將逐漸遞減,臺灣現階段急需的是與美簽署FTA或BTA,走入國際。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週刊》1047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www.moneyweekl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