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資週刊/揭開新藥股投資密碼

【文/徐玉君

很多人說,投資新藥股,與其等待不可預知的數百倍投資報酬率,不如投資可預期電子或其他產業來得務實;然而,時值全球生技醫療需求不斷提升,臺灣生醫產業又站在有利的趨勢浪頭上,錯過這一波,未來即便再有新的機會浮現,恐怕還是錯過的多!尤其是霧裡看花的新藥股。

爲了讓投資人更瞭解新藥的投資思維,《先探週刊》特別開闢一系列的新藥個股詳細報導,讓投資人暸解這些新藥研發公司目前股價所處位置,與新藥研發的進度是如何的息息相關,如果不想將資金投注在需要長期停泊的新藥股,就要掌握、瞭解這些新藥研發公司所開發的新藥進度與訊息,進行波段操作也不至於錯失機會。

不確定性是最大症結點

近年來,臺灣生技業聘用對美國生技生態有深入瞭解的專家,提高了對美FDA、醫療通路醫師保險公司的生態掌握度,大大降低了新藥產業的不確定性,加上全球生醫產業將中國視爲主要市場,不僅拉近了臺灣與美國生技市場距離,也讓新藥開發的投資機會愈來愈誘人。包括永豐潤泰集團,近年都積極參與生技投資,目前包括智擎基亞、F*太景、浩鼎、寶齡等新藥開發公司都有了不錯的發展進度。

如圖所示,新藥研發的價值時間軸是呈現正相關的態勢,很多的新藥研發在選題階段就需要熬上好多年,一旦新藥的研發進入IND(人體臨牀申請)階段,就代表這顆新藥有機會朝上市之路邁進。隨後該注意的就是每個臨牀階段的數據過程中發佈的訊息,甚至相關的已上市藥品也要一併研究,才能計算該顆新藥進入商品化機率及市場規模

然而一顆新藥的產生要先確認疾病治療目標,再來是標靶物(超過十幾萬個化合物)的鑑別與最佳化,然後產生可能發展爲藥物候選者。這個階段是複雜的基因學蛋白質學與合成化學的交互作用;重點在目標確認後的試驗藥物品質以及安全性,光時間就至少二至五年,而這個階段胎死腹中的新藥比比皆是。

所以,臨牀前試驗資料愈充足,申請IND的機會就越大,因爲該資料涵蓋了藥品特性主持人手冊、製造管制標準、批次製造紀錄、主成分成品檢驗規格成績安定性試驗等。在此階段的新藥股多半乏人問津,只有專業的投資機構或創投基金等法人意願提前參與(如果運氣好就是低價投資、運氣不好也不至於虧太多)。(全文未完)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766期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