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資週刊/謝金河:等待的時間報償

【謝金河專欄

證所稅上路之後,國內股市生態變了,最顯著的是臺股成交量收縮,七、八百億成了常態量。股市中的老手都知道,有量纔有價,淺水抓不到大魚,這是市場定律。不過,去年臺股仍生出不少大魚,而這些大魚卻在不知不覺中頻創歷史新天價

例如,十大權值股之首臺積電在去年下半年起,從七三.八六一路漲到一○三元,也進一步將市值推進到二.六六兆元;相對來看,臺塑四寶、鴻海卻表現黯然。如果說要尋找下一個臺積電,進入蛇年富邦金很可能是一匹黑馬

富邦金市值躋身前十大

富邦金控去年全年獲利三三四.六五億元,每股盈利三.五一元,業績略遜二○一一年,不過,臺灣整體金融業慢慢可以分潤到中國市場的餅,從福建廈門銀行到華一銀行,富邦金控鴨子划水效應逐漸顯現。去年下半年,富邦金從二五.四四元慢慢漲到三九.九五元,市值挺進到三七七四.四五億元,慢慢擠進臺灣前十大市值企業行列。富邦金與國泰金的兩雄之爭會更加激烈。

再看到化纖成衣股,這兩年的黑馬是儒鴻,當然,聚陽也可圈可點。我最喜歡講儒鴻的故事。儒鴻在二○一○年的下半年才真正脫胎換骨,如果把儒鴻日線拉長一點來看,儒鴻在那一年元月股價才只有一四.○七元,但是,八、九月間連續出大量,然後急漲跳上四○元,這是第一批嗅到儒鴻脫胎換骨的先期買盤。到了二○一一年五月又出現一次大量成交,此後儒鴻股價呈現階梯式上漲行情,股價「慢慢」漲到一二七元。

傳產股默默漲、漲不停

儒鴻在《先探週刊》上經常提及,但是在三十幾元買儒鴻的人,都是四、五十元就出場了,五、六十元再上場的人,也是熬到七、八十元就賣掉了。儒鴻股價能漲不停,與其業績有很大關係,儒鴻從EPS一元、三元,跳上五元,而且仍在繼續成長狀態。在儒鴻「停止成長」之前,誰也不敢論斷儒鴻股價會停在哪裡?

股價上漲的背後都因基本面的改變,像東元過去單季EPS約○.三元,但是到去年第三季EPS已爬上○.五二元。中宇在去年第三季也見到EPS一.五五元的空前佳績廣隆光電在越南廠助攻下,去年第三季EPS一.九一元,第三季EPS寫下二.三元新紀錄

房地產行情撥雲見日

過去的房地產股一直不受市場青睞,本益比也很低,但這幾年全世界大印鈔票,房市雖有政府打壓,卻是易漲難跌,最近一年,房地產股終於出現撥雲見日的發展,這幾年推案積極的大建商股價開始噴出大漲,最具代表性的是長虹從四四.二八元漲到一○七元。長虹的大漲與建案完工入帳有關。

長虹去年十二月大賺二二.五六億元,一個月一股賺九元,長虹去年全年大賺六○.九億元,每股盈利創下驚人的二四.五六元,股價終於奮力往上衝,見到驚人的一○七元天價。去年是營建業豐收一年,有F4皇翔前三季每股賺一三.八三元,鄭欽天領軍的興富發前三季每股賺五.五九元,都出現業績帶動股價的大行情。

從先前提到這些股價大漲時,基本面是很大的變數,必須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才能找到真正的潛力股。潛力股的形成,我們可以京城銀行爲例。大家都知道,京城銀行的前身是臺南企銀,臺灣很多中小企業銀行後來都跟別人合併了,但蔡天贊找到專家戴誠志攜手改造臺南企銀,並且改名京城銀行。

辜家三兄弟爭出頭

金融股中租迪和將股價拉昇到八○元以上之後,與辜家三兄弟從中信金到開發金未來可望展開一輪新競賽,股價蟄伏了二十年的開發金可能有大行情。開發金底下有凱基證、大華證,以證券股爲底,在兩岸證券業交流,臺灣券商可控股逾五一%後,證券股想像空間加大;元大金元富證、統一證,有跟進補漲機會。

另一個角度思維是,在類股中尋找比價上升的落後股,像成衣的儒鴻、聚陽大漲,不妨回頭看看臺商企業。過去臺南企業與聚陽、儒鴻並稱成衣三雄,但去年每股損失三.九五元,臺南企業控F─臺南四五.三四%,被拖累不少,今年若能改善,臺南企業有好轉條件。另外,年興紡織減資多年,效益也值得注意。

如果以守株待兔的精神來等待資產開發,紡織股中有很多臥虎藏龍的大黑馬,像三年之內,一股可賺一○元的強盛染整,或是有板橋推案的宏和,未來都有營建入帳,讓業績一鳴驚人。若大家有閒置資金,在這裡等個一、兩年,應有一至二倍的獲利回報可以期待。過去大家喜歡追逐買到的股票立刻漲停板的快感,現在必須用等待的時間來換取報酬,這是「守株待兔」的精髓之所在。(全文未完)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712‧1713期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