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謝金河:只有創新的公司才能享有高股價

【文/謝金河

五二○以來,臺股出現了一個顯著特色,最明顯的是「價漲量縮」。臺股在今年三月加權指數一度上漲到八八四○,此後隨着政黨輪替腳步漸近,加上中國當局不斷實施恐嚇攻勢,威脅小英總統若不承認一箇中國,重返九二共識,兩岸會出現「地動山搖」形勢,很多人擔心兩岸可能出現巨大變化,紛紛減碼出場,指數一度跌到七九九九.九八。

不過小英總統在五二○致詞相對穩健,兩岸關係冷卻,但沒有到地動山搖動地步,臺股又上攻到八七五四。到目前爲止,臺股縱然處在美國升息,英國脫歐的利空陰影中,但加權指數仍站在八五○○點附近,且指數仍站穩在年線上。

稅不稅?大有關係

從價來看,臺股仍站在高檔,但從量來看,臺股成交量顯著萎縮,五二○當天,臺股成交只有五七六億,六月四日臺股單獨交易,成交量只有三○一億,上次臺股漲到八八四○,臺股在三月有七個交易日成交值超過千億元,但是五二○之後,臺股只有一個交易日成交量超過千億元,經常性成交值落到五~七○○億元之間,這個價漲量縮現象,未來可能成爲臺股新常態

臺股的量縮,與過去幾年不合理的租稅結構有關,像六月廿七日即將除息的臺積電,外資持股已創下七八.五八%的新高,臺積電今年配六元現金,共計分配一五五五.八億元股息,外資拿走一二二二億元,剩下的三三三億是內資,但同樣是領到臺積電股息,外資只要分離課稅廿%即可,但是剩下三三三億被內資領走的部分,如果是像國泰金控那樣的法人,只課一七%營業稅,但若是高所得個人,必須併入綜合所得稅,且最高稅率四五%,再加二%二代健保附加費,還有兩稅合一扣抵減半,名目利率超過五○%。

於是參加臺積電除息的,都是內資變身的外資,要不然是個人把名下持股轉爲投資公司稅制決定臺股生態,我常說,租稅是經濟活動最重要遊戲規則,這個遊戲規則訂得不好,一定會影響整個經濟活動,像房地產的「張金鶚條款」卡住了房市交易量,特殊的房屋稅,加上路段費,讓新交屋的豪宅幾乎呈現窒息狀態,今年到五月爲止,臺北市成交豪宅只有三戶,其中兩戶是大直輕井澤一○樓的住戶交易價格每坪一八三萬元,另一戶是植物園松濤苑,每戶二七○萬元。

房市奄奄一息,股市交易無量新政府受困兩岸關係,房股兩市又被自己綁死了,新政府一上臺,類似桃園機場淹水的窘況不停地上演,新的政黨輪替,檯面上拱了一批新人,但是政策沒有亮點,臺灣依舊疲憊,這從股市交易量就可看出端倪

創新是企業最大價值

目前臺灣的上市櫃公司加起來已經高達一六○○家,假如把集中市場及櫃買加起來,成交量不過是八○○億上下,如何能支撐起整個股市?因此,在臺股缺乏動能的情況下,未來操作必須抓住幾個趨勢,一是沒有成交量的殭屍企業會愈來愈多。最近工商時報把每週平均日成交量不到一○張的個股列表統計,發現殭屍股每週都超過一○○檔以上,這些乏人問津的個股雖然在集中市場,但是「雖生猶死」,大家可以不去看,把低量股價缺乏基本面的「半身不遂」股去除,臺股可能只剩下三○○~五○○檔個股值得去看。

再來是從有量又有價的個股來排序,表面上來看,臺股加權指數在八六○○點的位置,指數算是不低了,但將來指數不管在什麼位置,未來每天都有個股創新高,同樣也會有很多個股股價創新低,例如,這一週在興櫃市場,鍛造鋁圈的巧新今年從九九元大漲到一七二.六元,航太材料的長亨從卅三元大漲到一○六元,對臺股指數貢獻最大的則是臺積電創了一六六元天價市值拉昇到四.三兆元,這是臺股真正的中流砥柱。

同樣不停創新低的個股也不少,像同是網路設備廠友訊從八八元跌到七.六二元,目前仍在面額保衛戰,但同一時間,黃安領軍智邦從一蹶不振的四.九四漲到四九.一元,幾乎是一○倍的漲幅。同樣產業也會有不同命運,就像臺積電市值已跑到四.三兆,但過去平起平坐的聯電,現在市值一五六二億元,兩家公司市值居然相差廿六倍,同樣的產業經營者決定不同命運。

這次臺股在八六○○點,大家不妨從創新高的角度去搜尋下一個潛力股,第一個選股命題是隻有創新的企業,股價才能昂首向前。上週我參加了復華信物聯網基金的說明會,這是很難得的主題式基金,小英總統有五大創新產業,但是未來變數卻不小,臺灣有雄厚的半導體基礎,在物物相連的時代,臺灣其實有很好機會,可惜產業動作太慢,像臺積電就是物聯網最具體領先的公司。(全文未完)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887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