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的力量,從心底涌向指尖(運動人生)

核心閱讀

僅用時5.23秒便攀上15米高的巖牆,首次代表國家隊參賽就摘得世界盃分站賽冠軍――19歲的貴州攀巖運動龍見國抓住了跨界跨項的機遇,經歷了專項調整的磨礪,始終有股向上的力量,從心底涌向指尖

15米高的巖牆,手點20個、腳點11個,擡頭打量,一股壓迫感向記者襲來:近5層樓高度,攀到頂得多久?

19歲的貴州小夥龍見國,從起步到觸頂只需要5.23秒。今年的攀巖世界盃瑞士維拉爾站上,他以這一成績摘得男子速度賽冠軍。對於首次代表國家隊參賽的龍見國,對於時隔兩年再度亮相世界盃的中國隊,這塊金牌都開了一個好頭

“嘗一嘗勝利滋味,刻到心裡,讓自己更有動力

領到世界盃維拉爾站的金牌後,龍見國高興地咬上一口:“嘗一嘗勝利的滋味,刻到心裡,讓自己更有動力!”

攀巖是一項對抗重力的運動,相比難度、全能等分項,速度攀巖的巖牆高度與手腳點位不變,行進路線固定,比的就是向上的速度和攀爬的穩定。抓、撐、掛、蹬……各種技術動作,既有“巖上芭蕾”的優雅,也有“飛檐走壁”的迅捷。“連串動作要一氣呵成,手上不能打滑、腳下不能踩空,很考驗運動員的發力和協調性,當然還有心理素質。”在貴州省攀巖隊主教練、貴州醫科大學運動與健康學院教師江玉輝眼裡,四肢修長、心態穩定的龍見國是個好苗子

針對個人特點,教練組制定了最大化挖掘選手潛能的培養方案。“一週有6天泡訓練館,上午練腰腹肌肉羣和力量,下午進行攀爬訓練,最大程度優化路線,找到速度與穩定的平衡點。”

練習攀巖5年多,龍見國的指尖硬邦邦的,令人印象深刻。“訓練中,手指與攀爬點反覆摩擦,指尖要承受很大壓力,容易磨破出血。”龍見國會對傷口進行簡單清理,纏上幾圈繃帶,再抹上一把鎂粉,繼續開練,“作爲專業運動員,既要吃得了苦,還要有抗壓能力。”

每天訓練結束,巖牆的紅色點位上,覆着一層厚厚的鎂粉,如同一幅走出迷宮的路線圖,在下次訓練前,要費一番功夫清理。持續努力下,龍見國逐漸適應強度,手指長出的老繭,成了教練眼中的希望。

“我們陸續組建科研、醫療、後勤等專業團隊,依託數據採集,幫助運動員科學、專注、高效訓練。老一輩教練靠經驗,現在還要看數據,方法變了。”江玉輝打趣道。

競技體育沒有捷徑,唯有全身心投入纔會勝利”

龍見國的競技生涯,就像巖牆上的那條路線,波折不斷,但每逢關鍵節點,總能把準方向。

榕江縣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小有名氣的“體操之鄉”,這裡是龍見國的家鄉。

5歲那年,在學校附近的場館裡,看到有人在練體操,活潑好動的他着了迷,便進去玩了一會。第二天,場館教練找上家門:“這個孩子喜歡體操,動作有模有樣,可以堅持練下去。”兩年後,7歲的龍見國被選入省體操業餘隊,13歲進入省體操專業隊,就此踏上競技體育之路。

2017年,國家體育總局全面啓動跨界跨項選材國家集訓隊試點工作。這一舉措,迄今最大的效果體現在北京冬奧會上,約1/5的中國隊選手通過跨界跨項選材走上了冰雪賽場

當年,貴州省體育局聯合貴州醫科大學,率先啓動攀巖項目的跨界跨項選材,選拔優秀運動苗子開展集訓,龍見國就在其中。

“他當時是國家一級運動員,是個年齡不大的‘老將’,體操出成績的窗口正在關閉。”江玉輝認爲,不少體育項目存在共性,體操和攀巖對臂力、爆發力要求相近,在原有項目上遲遲無法突破,龍見國改練新項目保不準會有新機遇

全省180多人蔘與攀巖項目跨界跨項選材,一年後僅剩3人,龍見國留了下來,主攻全能攀巖。

2021年陝西全運會前夕,教練組又找到龍見國,建議他轉攻速度攀巖。“全能攀巖高手太多,而他當時是唯一獲得全能、速度兩項參賽資格的運動員,在速度項目上相對更有競爭力。”江玉輝說。

全運會後,龍見國不再猶豫,一心撲在速度攀巖上。“競技體育沒有捷徑,唯有全身心投入纔會勝利。”2022年上半年,他入選了國家隊,不到半年,又站上了世界盃分站賽的領獎臺

“只要夯實羣衆基礎,‘巖上芭蕾’就不會‘曲高和寡’”

訓練間隙甚至夜晚睡前,龍見國都會盯着平板電腦或手機,反覆回看錄像,翻看訓練要點,“不能辜負教練組的付出,加上身邊練攀巖、玩攀巖的人越來越多,我想給他們帶個好頭。”

《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提出,“以國家體育訓練中心爲龍頭,以地方體育訓練基地爲支撐,在全國範圍內規劃佈局區域性、特色化的訓練中心和基地”。

近年來,貴州發揮高原山地、丘陵資源優勢,加快建設山地戶外特色體育強省,全力打造國家生態多梯度高原運動訓練示範基地,攀巖和皮划艇、山地自行車等一批項目實現快速發展。“貴州有高原、亞高原、低海拔地區等訓練條件,能在短時間內實現交替訓練。”江玉輝介紹,依託自然稟賦和政策支持,貴州攀巖運動形成梯隊式發展局面,面向社會推廣普及潛力巨大。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近200所高校開設與攀巖相關的課程。在貴州,包括貴州醫科大學、貴州大學等四五所高校正陸續發力。“不僅要培養專業人才,還得推動攀巖進校園,走進日常生活。”江玉輝說,針對基層教練的相關培訓班也需常態化組織開展,“省內各級賽事活動的培育、各級俱樂部的建設等,均關係到運動本身的發展和推廣。”

從事的項目蓬勃發展,讓龍見國更投入、更喜歡:“對我來說,速度攀巖不只是比賽項目,訓練也不只是單純的工作任務。我相信,只要夯實羣衆基礎,‘巖上芭蕾’就不會‘曲高和寡’。我希望今後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帶動更多的人感受攀巖的樂趣。”

據瞭解,龍見國的世界排名目前已升至第九位。作爲中國攀巖隊的一員,他正在爲心中越發堅定的目標繼續向上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