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員潛水複訓「消失20分鐘」溺斃!同袍提1原因質疑訓練方式

發生消防員潛水訓練溺水身亡後,嘉義縣消防局表示將針對潛水訓練進行調整,並規畫成立潛水救援隊。(圖 / 中時資料照)

嘉義縣消防局第二大隊,31歲翁姓隊員2021年在仁義潭進行潛水訓練時溺水死亡,安全教官日前獲判不起訴處分,家屬表態將聲請國賠。由於翁員生前曾考取潛水證照,並維持固定健身習慣,常訓成績甚至名列局裡第一,因此溺斃消息在當時傳開後掀起爭議。對此,一名踏入消防界長達20多年之久的資深消防員接受《中時新聞網》訪問直指,「站在消防員的角度,我認爲有進步的空間。」

事實上,消防署於2014年引進公共安全潛水技術,是一套符合外勤軍、警消,或是海巡的打撈技術,目前已於部分縣市正式推行。該名資深消防員表示,嘉義縣當時進行的潛水複訓,訓練方式或模組是否符合上述訓練內容,或許不得而知,但根據一般訓練,局裡往往將考慮的因素不外乎:公共安全的潛水標準操作訓練、學員的安全,並依據當學員發生危險狀況時,能否第一時間發現,並進行黃金救援。

「是否有完善的訓練裝備?教官團訓練計劃的擬定是否完善?」消防員進一步說明,消防局早期確實使用休閒潛水的技術進行培訓,不過下令消防人員去做休閒潛水訓練中從沒教過的內容,顯然不符合標準、邏輯,該舉動更能稱得上完全忽略消防潛水人員的安全性,也因此後來陸續推廣公共安全潛水技術,但有些縣市礙於各種考量,仍遲遲不願紮紮實實的在地方消防培訓該技術。

回顧翁員事發時的訓練環境,所處位於仁義潭水庫,消防員認爲,水庫中的水溫差非常大,不排除造成心因性猝死的可能,並詳細指出,深水存在溫差層,會隨着水深的增加,溫度逐漸降低,「以水庫爲例,表面水層有照射到陽光,水是溫暖的,但越水下溫度就會越低,加上水庫的水幾乎沒有在流動,所以溫差層的感受會特別明顯。」

翁員憾事發生後,嘉義消防局當時表示將針對潛水訓練進行調整,未來全數迴歸督訓科統籌,訓練同時採漸進方式,依消防員的訓練時數、救援氣瓶數等,施以不同領域的訓練,場域從游泳池一路漸進到清晰深域、清晰海域、轄區水域熱區,如仁義潭,東石,曾文水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