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乩身」的多重宇宙 星子:改編漫畫意義重大

2024臺北國際書展主題廣場25日舉行「星子『乩身』宇宙:傳統與新創的多元轉譯」座談會,明華園執行長陳昭賢(右起)、「乩身」作者星子、「乩身」漫畫家 Barz、華星娛樂總經理李良玉出席合影。中央社

取材臺灣民俗信仰,作家星子自2017年起推出小說「乩身」系列,陸續改編爲漫畫、歌仔戲及影集,如自成一部「乩身」故事的多重宇宙。曾立志要當漫畫家的星子說,能改編漫畫最爲意義重大。

文化內容策進院今天於臺北國際書展舉行「星子『乩身』宇宙:傳統與新創的多元轉譯」講座,由星子、「乩身」漫畫家Barz、明華園執行長陳昭賢、華星娛樂總經理李良玉與會對談。

星子說,作者一定會幻想作品能被改編,「不敢想像會成真」。與其他寫小說的作者不太一樣,「我寫小說前是想當漫畫家,我寫作是將腦海想像的畫面翻譯成文字。」因此綜觀所有改編作品,能讓「乩身」改編爲漫畫對他來說意義重大,終於能看見書架上的漫畫有了他的名字。

星子曾是林政德、任正華等漫畫家的助手,自2003年起於網路發表創作,漸漸成爲職業作家。知名作品包含「太歲」、「月與火犬」等,「乩身」系列則以民俗信仰爲原型,將民衆熟悉的太子爺、乩童元素納入其中。

Barz表示,自己從大學時期就是星子的粉絲,初見星子時,星子就向他提過以前擔任過漫畫家助手,「我很榮幸能漫畫化他的小說。」由於星子編寫故事是以圖像思考,只要看到文字就能知道怎麼畫,且角色個性明確,互動起來讓故事更容易進行。

背景反而是改編漫畫最大挑戰,Barz比喻,文字寫上「千軍萬馬」很簡單,但漫畫就很難,故事常見場景爲傳統市場,因元素繁多,畫起來格外複雜。

改編歌仔戲上,陳昭賢分享,改編文本有時比原創歌仔戲更難,尤其「乩身」世界觀很大,最多3個小時內要完整傳達故事,還要顧及精彩度與起承轉合,非常困難,歌仔戲甚麼都不怕,要飛天遁地都可以,但要如何一口氣呈現所有精彩反而最頭痛。

李良玉預告,「乩身」將播出改編影集,還有電影改編計劃進行中。另外,星子的作品「陰間」與「符紙婆婆」也正在洽談改編計劃中,敬請讀者期待。

2024臺北國際書展25日在主題廣場舉行「星子『乩身』宇宙:傳統與新創的多元轉譯」座談會,「乩身」作者星子(圖)分享創作心得。中央社

2024臺北國際書展「星子『乩身』宇宙:傳統與新創的多元轉譯」座談會25日登場,「乩身」作者星子(前左起)、「乩身」漫畫家 Barz、明華園執行長陳昭賢、華星娛樂總經理李良玉出席,分享跨域改編經驗。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