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武夷山有雨神角蟾

一位攝影愛好者拍攝武夷山大峽谷。(新華社資料照片)

浙江沿海發現海洋昆蟲新物種「中華二叉搖蚊」。(取自中新網)

雲南騰衝曾發現屬於兩棲綱、無尾目、角蟾科的騰衝掌突蟾。(新華社資料照片)

最近南京林業大學、南開大學與台州大學不約而同發表新發現的2個物種,其一是在武夷山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發現廣義角蟾屬的新品種「雨神角蟾」,其次是生活在浙江沿海的中華二叉搖蚊。

南京林業大學生物與環境學院外籍教授凱文.梅辛傑博士等人在武夷山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發現廣義角蟾屬的新品種「雨神角蟾」,是武夷山地區50多年來首次發現蛙類新種,並已鑑定得名,相關研究已發表在最新一期國際期刊《動物分類Zootaxa》上發表。

角蟾目前有84個物種

研究人員指出,角蟾是一種形如蛤蟆的兩棲動物,分佈於大陸南方(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廣東、廣西等地)和印度東北部、東南亞等地;廣義來說,屬於兩棲綱、無尾目、角蟾科,近年陸續發現新種,目前已有84個物種。

研究人員指出,雨神角蟾背部皮膚的紋路與其他角蟾差別很大,肩部爲棕背部的紋理更接近「Y」型,且體型較小,一般不超過35公分,身體圓胖,鳴叫聲急促,好像裁判吹的哨音,鳴叫頻率明顯比淡肩角蟾和掛墩角蟾要慢。

至於大陸生物研究團隊在浙江沿海發現海洋昆蟲新物種──中華二叉搖蚊,則是海洋生態的重要大事。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林曉龍博士表示,中華二叉搖蚊最早由浙江台州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齊鑫於2012年在舟山羣島的西閃島上發現,此後多次在臺州三門縣的海水養殖魚塘裡大量發現,基於分子系統學研究,歸爲二叉搖蚊屬下面的新物種,雙翅目、搖蚊科。

爲了適應海洋環境的生活,中華二叉搖蚊的形態特徵、運動方式,以及生活環境都與已知的搖蚊科種類差異很大,最大的特色是這種搖蚊雖然具有退化翅,卻已喪失了飛行能力,只能在水面滑行。

海水魚、青蟹餌料

林曉龍推測中華二叉搖蚊形成可能在1900萬至2900萬年前,其祖先類羣適應海水生境,產生出特異性的形態結構以應對惡劣的海洋環境。

齊鑫表示,中華二叉搖蚊每年出現在夏初或早秋,大規模羽化期大約2周,推測它的幼蟲能在海水中生活,是理想的海洋水產經濟動物(如海水魚、青蟹等)的開口餌料。

這項研究已發表在國際知名的動物學領域Top期刊《Zoologica Scripta》,研究團隊未來對該新物種作進一步研究。

小靈通 搖蚊

搖蚊不是會叮咬人類的蚊子,而是泛指雙翅目搖蚊科(學名Chironomidae)的物種,是十分常見、耐受性極強的水生昆蟲,以水中浮生物爲食,目前有223個屬,分佈在世界各地,已知逾5000種,數量衆多,佔底棲無脊椎動物總數的半數以上,是對淡水水域生態平衡和養魚事業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的昆蟲。搖蟲的幼蟲可作爲多種經濟水生動物的生物餌料,特別是在鱔苗、蟹苗的培育及稚鱉的飼養已有大型養殖。(廖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