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展格局下的汽車產業變革,新能源汽車是重中之重!

2020年是風雨交加、挑戰重重的一年,同樣也是中國汽車產業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一年,我們以前所未有的韌性與頑強,給“十三五”時期畫上了一個遠超出此前預期的圓滿句號。站在“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汽車行業發展格局正加快形成,“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的承諾已許下,國際形勢不確定性仍存。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將提供巨大的機遇,而全面開放的市場又將帶來嚴峻的挑戰。在中國汽車進入新的發展關鍵時刻之際,1月15日~17日,第七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在北京以線上的形式召開,以“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爲主題,來自國內外政府、行業機構、研究機構及相關企業的200餘位會議代表就新時期下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與變革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交流。

?新能源汽車至關重要

氣候變化是重大的全球性挑戰,事關人類未來和各國的發展,爲積極攜手、共同應對,我國在前不久鄭重宣佈,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毋庸置疑,汽車行業是實現我國碳達峰和碳中和願景的重要一環,而新能源汽車更是重中之重。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表示,作爲重要戰略新興產業,新能源汽車對於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的作用,他希望,汽車行業能夠順應綠色低碳發展的大方向,加快向低碳、近零碳、零碳深度轉型,堅定不移地大力發展電動汽車。在此過程中,他指出,從全生命週期不斷持續減少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至關重要。

值得強調的是,汽車行業爲全面綠色轉型所貢獻的重要力量,絕不只侷限於行業本身。一直以來,交通運輸部都將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作爲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綠色發展、實施碳達峰行動的重要舉措,尤其是公共交通領域。在談到下一步推進公共交通領域的低碳化工作時,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蔡團結尤其強調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他直言,在一些冬季極寒的城市,由於一味強調出租汽車的電動化,近期出現了里程和充電焦慮等問題,服務質量也因此受到了一定製約。因此,要根據當地情況和氣候條件,結合羣衆的市場化選擇來推動出租車的電動化,不宜一味靠強制的行政來推動。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孫逢春坦言,交通部門的碳排放未來一段時間還將呈增長趨勢,爲進一步促進交通節能減排,他提出了關於我國道路交通交易體系構建的設想,以數據驅動的算法爲基礎和重點,主要包括政策法律體系、交易機制等具體內容。孫逢春表示,鑑於新能源汽車運行國家大數據平臺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可先行試點建立新能源汽車碳交易技術體系,隨後推廣到交通領域。

?中國大有可爲

正如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所言:“新能源汽車是用新能源的電動汽車,首先只有新能源汽車大規模發展才能實現新能源革命,只有實現新能源革命才能實現碳中和目標。”爲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的願景,更爲搶奪新一輪科技變革的戰略高地,全球各國都在不遺餘力地發展新能源汽車。

2020年11月,英國宣佈了“綠色工業革命”的十點計劃,政府將投入的資金總額將達到120億英鎊。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在演講中提出,“綠色工業革命”十點計劃中非常重要一環是,英國將力爭在2030年前禁售汽油和柴油新車,到2035年,所有新售車輛都必須爲零排放車輛,這意味着,英國將成爲七國集團中第一個徹底實現道路交通系統脫碳的國家;據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執行董事Joachim Damasky介紹,德國政府已經將目前約6000歐元純電補貼和4500歐元插電混合補貼政策延長至2025年,並在公佈的充電基礎設施總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到2030年建成100萬個充電站的目標;加州大學戴維斯交通研究院院長Daniel Sperling分享了當地的一項獨特政策,以能效爲標準來衡量每單位能量的二氧化碳當量克數,並允許燃料供應商交易信用積分,在美國加利福尼亞,電動汽車每千瓦時的耗電積分價值能達到1.5元人民幣左右。

競爭雖然激烈,但在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芮澤看來,在交通行業的進一步脫碳和去碳上,中國大有可爲。多年來,我國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據全國政協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介紹,以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爲例,目前累計運行車輛超過5000輛,累計運行里程超過1億公里,已建和在建的加氫站超過140座。“十年前,我們通過‘十城千輛’戰略來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當時重點解決城市交通問題,今天,我們要通過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來解決跨城市的交通問題。”萬鋼深信,雖然氫能源汽車目前還不如電動汽車走得那麼遠,但它仍然擁有廣闊前景,也極具吸引力。

?加快轉型 融合發展 有序健康

當下,能源、互聯網和人工智能都在發生着深刻變革,加速融合給汽車產業和企業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本次大會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林念修分別對產業層面存在的普遍和重點問題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相關建議

“近幾年,部分研發投入大、商業模式創新力度大的上市車企市值排名上升較快,這引起了行業熱議,我認爲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大家把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汽車歸類爲高新技術企業,而傳統汽車並沒有被納入其中。”對此,苗圩建議,廣大車企應該順勢而爲,準確把握住發展趨勢,搶抓機遇,明確差異化定位,積極轉型,加快融合。在苗圩看來,面對產業深度融合的大趨勢,我國擁有制度、市場和技術等優勢,但挑戰同樣不容忽視:首先是車用芯片問題,包括通用芯片和車規級專用芯片都需進行提前部署;其次,打造出一個自主可控的、開源開放的汽車操作系統勢在必行;第三,隨着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安全性問題需早做謀劃。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眼中,優化產業佈局和保持供應鏈暢通是新形勢下全行業必須回答的關鍵問題。他建議,首先全行業應推動實施強鏈補鏈行動,圍繞補短板和鍛長板,編制行動方案;其次,在加快核心技術攻關方面,需注重車用芯片和操作系統等研發和產業應用;第三,加大推廣應用力度,包括開展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和鼓勵換電模式等;第四,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有序開放代工生產,推動提升產業集中度,同時要堅決遏制盲目投資現象,避免低效的重複建設;第五,深化高水平開放合作,形成開放性的產業發展的新格局。

林念修同樣談到了業內目前存在的盲目投資、無序發展等問題,並在會上透露,爲營造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發展環境,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系統研究加強產業管理、促進新能源汽車健康有序發展的政策措施,堅決遏制盲目上馬新能源汽車項目等亂象,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這一次汽車革命並不是獨立進行的,與其並行和銜接的是新能源革命和新一代移動通信,是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隨之而來,汽車供應鏈和價值鏈重構都獲得了新的機會。”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表示,爲此,需要政府未雨綢繆,做好頂層設計,從一開始就把汽車、能源、通信、交通和城市作爲一個整體,實現技術、規劃、政策和法規協同,最終實現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