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第19例患者死亡 他生前發生什麼事?

● MedPartner 美的朋友/由醫師藥師營養師團隊負責,專業的醫療保養知識網。

臺灣剛傳出「首例」因武漢肺炎死亡的案例,也引起是否有「社區感染」的疑慮。看到死亡跟社區這兩個詞,大家難免會緊張,我們快速整理以下重點,希望幫大家合理評估現在的風險到底有多少?

第19例患者發生什麼事?

首先,第19例患者,是61歲男性,在1/27出現症狀,本身無出國旅遊史,但他是白牌計程車司機,多數的客人是中港澳旅客,2/3被診斷爲「肺炎」(注意,此時非診斷爲武漢肺炎),接下來在2/15死亡。

會發現這名案例,原因是我國自2/12起,只要是全國各醫療院所通報的流感併發重症案例,但流感篩檢是陰性的患者,全部都再檢驗一次武漢肺炎病毒。總共檢驗了113件檢體,這個案例是唯一的一名被驗出的確診者(這個作法是合理的,因爲日本有類似狀況,在我們檢驗能量足夠時回溯去查看看。)

▲臺首見新冠肺炎死亡案例,專家呼籲司機自保載客應開車窗保持通風。(圖/翻攝東森新聞

確診之後,防疫人員再趕快追接觸史,掌握79名密切接觸者,目前已經完成73人採檢,其中60人檢驗是陰性,一名陽性,目前第20例是第19例的親屬。

這個第19例,依照原本檢疫規格,很有可能是抓不到的,幸虧現在檢驗的能量逐步擴大,因此在2/12起開始回溯去加驗檢體,纔有機會發現。

(希望大家不要覺得這是國內防疫人員輕忽,而是規劃檢驗標準時,要考慮到檢驗量能。如果一天只能驗500個,你把標準放很寬,一天送進5000個檢體,那除了驗不完以外,抓不到的還是很可能抓不到。)

第19例是否爲社區感染?

第19例嚴格來說,並不是完全沒有接觸史,因爲他接觸了許多的中港澳旅客。但他在進入病房之前,還是有可能接觸了其他人,目前已經努力追查篩檢中。

今天陳時中部長有特別說明,社區傳播的意思是:「在社區中走動都會被感染。」

而社區感染的定義有:

1. 確診者找不到傳染的來源。

2. 國內案例多於國外染感案例。

3. 持續性的傳播煉,比如一傳十、十傳百

4. 廣泛發生羣聚感染事件。

目前臺灣還沒真的達到這4個前提(確診者有中港澳接觸史,但還沒辦法確定一定是中港澳的境外人士傳染),但目前有發生社區傳播的徵兆,需要努力做好疫調與防護煉,以作好預防。

醫護粉專警告,目前臺灣有發生社區傳播的徵兆,需要做好疫調與防護煉。(圖/翻攝東森新聞)

臺灣即將面臨什麼挑戰

大家可以看到的是,過去一段時間我們在努力「準備戰略物資」,包含口罩消毒液、防疫人員的防護衣。還有很重要的檢驗能力,現在我們可以在四小時內檢驗完畢,而且一天的檢驗能量已經可達到1000個檢體以上。

除了原本的阻絕病毒於邊境以外,醫療人員面臨的是「可能的感染者」進入醫院,現在的發燒篩檢站、醫療院所的動線規劃,以及防疫人員的防疫物資,都已經嚴陣以待。

我們會不會爆發社區感染?目前的狀況,沒人敢說不會。但以我國目前的戰備狀況,如果民衆沒有混亂、不要隱匿疫情、醫療體系沒有崩潰的狀況下,即使有發生社區感染,也很有機會讓疫情處理在可控的程度內。

努力配合防疫政策,沒必要的話,儘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的公衆場合,這段時間避免航空旅行,這些都能有效降低我們的防疫負荷。(少了可能的感染者或需要被隔離者,就能降低檢疫人員、疫調人員、檢驗能量甚至醫療能量的消耗。)

▲醫護粉專鼓勵年輕人,配合「我OK你先領」的政策,把口罩優先給高危險的族羣使用。(圖/臺中市政府提供)

這次死亡的案例,患者本身也符合中高齡、本身有慢性疾病(B肝跟糖尿病),和之前對這個疾病的瞭解,也就是死亡案例多數會是中高齡的慢性疾病患者一致。因此,請年輕人配合「我OK你先領」的政策,把口罩優先給高危險的族羣使用。

現在醫療院所的口罩已經大致上足夠,產能也還在繼續上升中。大家沒必要,就不要隨便跑醫院,這很重要。

勿恐慌 防疫如跑馬拉松

媒體也很重要,今天已經看到有媒體下標「暴增兩名案例」,誒,一天增加兩名個案叫做「暴增」嗎?各種聳動的標題就是要製造國人的緊張,請大家要有點免疫力,不要被這種標題嚇到。你接下來一定也會看到一堆什麼失守啊、淪陷之類的標題,但以我們看來,這跟真正的疫情失控還有很大的距離啊...

之前就說過,武漢肺炎的戰爭,將會是一場持久戰,更是一場團體戰。在我們國外的疫情沒有獲得控制之前,國內的挑戰就會持續。

恐慌的人會用跑百米的速度去反應,但我們在跑的是馬拉松,不要讓自己過度緊張導致跑不到終點。除了保護自己以外,更要支持我們的前線將士,纔有辦法讓這個島嶼上的多數人一起順利渡過危機。

臺灣加油!臺灣人,加油!

(本篇歡迎隨意分享,複製到line羣組去避免更多人因爲沒有完整了解狀況恐慌)

熱門點閱》

►【新冠肺炎】醫預言臺灣發生「社區感染」的後果

►  美國傳媒前副總裁 寫給臺灣媒體的一封長信

►【撤僑包機】醫:「父母國籍 小孩買單」對嗎?

►【撤僑包機】吳昆玉/「國籍」父母決定 小孩無辜被嗆

►【撤僑包機】廖元豪/若拒絕國民返臺 有損臺灣形象

►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臉書專頁。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