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媒體:中國的CEO們爲什麼爭當網紅?

來源:環球時報

新加坡《海峽時報》5月25日文章,原題:不一般的網絡名人,中國的首席執行官們變成網紅 儘管成爲互聯網明星通常是年輕人更渴望的事,但最近嵐圖汽車的首席執行官(CEO)盧放表達了同樣的渴望,“我特想成爲網紅。”他近期接受媒體採訪時調侃道:“希望大家幫我成爲網紅。” 盧說他現在每天都在努力寫微博。

盧並非是唯一尋求提升個人網絡名氣的中國企業高管。在微博和抖音等社交媒體平臺上,一些CEO網紅會進行長達數小時的直播,或在短視頻中出鏡並經常發帖。他們宣傳自己公司的產品,討論行業發展,分享輕鬆愉快的生活片段,有時會在一天內多次參加類似活動。

這些CEO的目標是:吸引中國消費者的眼球、引起青睞並最終打開人們的錢包。從電子產品到科技再到教育領域,中國的CEO網紅包括各行各業的企業老闆和負責人。其中,最成功的是消費電子產品巨頭小米的創始人雷軍,他在微博和抖音上分別擁有2000多萬粉絲。雷軍正努力依靠其個人品牌打入中國高度飽和的電動汽車市場,最近一次是5月18日進行3個半小時直播:他駕駛小米汽車從上海到杭州,吸引了3900萬人在線觀看。他產生的互聯網流量令同行羨慕不已,因爲(如今在中國)流量被視爲銷量的“前兆”。

今年2月,億萬富豪科技大亨周鴻禕表示要向網紅CEO學習,爲自己的公司發聲並節省廣告費。這名360集團創始人加強在社交媒體上的存在感,推出一系列涉及人工智能、健身鍛鍊的視頻和文字內容。他在直播中表示,“如果有可能,我認爲企業家都要去當網紅”。他解釋說,隨着直播和短視頻重塑人們的消費方式,企業領導者通過這些方式與公衆接觸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國,企業領導者通過強大的社交媒體影響力成爲品牌形象大使的做法並不新鮮。專家說,首席執行官網紅增多是中國市場競爭激烈的徵兆。迄今爲止,這種模式頗爲奏效,這樣做可以幫助企業吸引更多人關注其產品,同時降低了高昂的廣告成本。這還可能有助於企業找到其他盈利途徑,例如新東方成功地從教培行業進軍電商行業。

不過,這種方法並非沒有風險。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副教授李秀平說,這種策略將品牌成敗與CEO聯繫在一起。這意味着“若CEO做錯了什麼,就會對品牌產生負面影響。”(作者Joyce ZK Lim,丁玎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