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綱國中歷史課本刪三國! 老師一翻傻眼「劉邦也沒了」

記者黃翊婷綜合報導

教育部去年8月起推動108課綱,當時歷史科的部分因爲「去中化」爭議鬧上新聞版面。近日各中小學陸續開學師生相繼拿到新的課本,有歷史老師跳出來表示,課本中關於中國歷史的部分大幅縮水,連三國平民皇帝劉邦故事也被刪掉,恐怕會讓孩子失去閱讀歷史的趣味

▲108課綱推行進入第2年,但還是有許多爭議需要討論。(圖/ETtoday資料照)

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新北市中和國中歷史教師李金鳳坦言,新課綱將中國史改爲東亞史,雖然近代史變得更豐富,但像是史前時代北京人的消失、上古時代夏商周的更替,甚至連中古時代隋唐以前的內容都大幅縮減,看不到三國鼎立、平民皇帝劉邦等故事,似乎有點太過「略古詳今」了。

其實關於新課綱歷史科部分的爭議,早在去年8月推動初期各界就有許多不同的聲音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在去年8月30日召開的記者會上提到,綜觀現有的課本,民族上去中國化,課本內容以南島語系取代中華民族,甚至以血源DNA否定臺灣人與中國人的關係,再以海洋民族取代亞洲大陸的中華民族,完全斬斷兩岸間一衣帶水的關係,甚至直接否定1943年的《開羅宣言》以及《波茨坦宣言》,漠視兩岸的地緣與歷史關係,進而粗魯推動去中華文化中心論

國中會考競爭激烈。(圖/記者許展溢攝)

不過,當時教育部國教院也有出面澄清,強調108課綱是經過嚴謹研修,及專業多元公開透明之審議過程,依合法、合程序方式發佈;歷史科在課綱研修過程,中廣泛諮詢學者專家及第一線教師之意見,他們普遍都認爲,中華文化可包含在「多元文化」之下,已完整呈現不同時期不同族羣進入臺灣所帶來的多元文化發展

如今新課綱推動邁入第2年,師生拿到「沒有三國」的歷史課本,還有老師擔憂學生會對閱讀歷史失去興趣。這項政策後續會如何發展,現階段看來,恐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