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荒”暴露供應鏈管理短板

芯片荒”席捲全球汽車產業,讓供應鏈保障和安全問題再一次遭到拷問。

分析機構預測,全球汽車芯片短缺可能會導致今年全球減產450萬輛以上汽車。如果以每輛汽車4萬美元的平均零售價來計算,“芯片荒”將給全球汽車業帶來18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在汽車廠商正努力從疫情的打擊恢復的當下,無異於當頭一棒。

這次供應鏈危機最讓人在意的是,爲什麼沒有足夠的芯片供應給汽車業。毋庸置疑,疫情的確對汽車業的芯片供應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不過,現在問題之所以變得這麼嚴重,是因爲汽車業正在與諸多行業爭奪捉襟見肘的芯片儲量,尤其是在與消費電子行業的競爭中並不佔優勢。整個供應鏈上下游都在爲這一問題疲於奔命,一級供應商(Tier 1)自不必多說,二級(Tier 2)和三級(Tier 3)供應商也好不到哪兒去。

當芯片這一毫不起眼的零部件變得越來越重要時,整車廠商是否應該打通整個供應鏈,來進行採購呢?一直以來,整車廠商都是直接向一級供應商下訂單,然後一級供應商再通過上游供應商採購原材料和零部件。關於汽車缺芯的一個共識是,汽車產業上下游對芯片需求的預估不足,即汽車供應鏈提交給芯片廠商的需求預估大幅減小,導致芯片製造商早期砍掉了大量面向汽車製造商的芯片產能,轉而向製造手機計算機遊戲機等消費電子領域的芯片製造傾斜。

然而,大衆汽車集團卻表示,自己此前早就告知過供應商,即便疫情仍不斷髮酵,但全球汽車市場一定會強勢反彈,但其供應商例如博世、大陸等並未及時採購芯片,導致大衆多款車型生產受到影響。“供應商糟糕的採購和排產計劃加劇了芯片危機。”大衆集團一位高層對外表示,“我們幾乎是第一家向供應商發出預警的車企,早在2020年4月全球汽車產業因疫情停擺時,我們就通知供應商,全球車市肯定會在2020年下半年強勢復甦。”

最近,大衆汽車集團一名高管表示,該集團正考慮直接從芯片製造商那裡購買芯片,以確保供應,並且考慮與芯片製造商建立直接的合同關係。目前,大衆從博世和大陸等一級供應商採購芯片,並沒有與半導體廠商簽訂直接的供應合同。該高管表示,大衆有可能會打破只通過一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採購芯片的傳統。目前,大衆集團正與主要供應商、芯片製造商和晶圓製造商進行多方談判,以解決這個問題。

從大衆、寶馬戴姆勒,再到通用汽車福特,乃至豐田本田等,幾乎沒有哪一家主流跨國車企不受“缺芯”困擾。這讓韓國汽車製造商現代汽車及姊妹品牌起亞成了令人豔羨的例外。迄今爲止,現代汽車還未出現令全球汽車製造商頭疼的芯片短缺問題,去年基本維持了芯片庫存,甚至在年底加快了採購進程。不過,如果全球汽車業“缺芯”的狀況不能很快得到緩解,現代和起亞的部分工廠可能也要暫時停產了。

以零庫存爲目標的準時制生產方式不同,過去一些突發事件讓現代汽車更奉行“有備無患”,採取了更爲保守的庫存管理方式。與其他跨國車企一樣,去年上半年現代汽車也由於疫情原因而大幅減產,但採購部門一直關注半導體行業削減汽車芯片產能的趨勢,因此即使在疫情蔓延期間也在採購芯片,尤其是去年四季度。

也就是說,在汽車業出現“芯片荒”之前,現代汽車及起亞一直在向芯片製造商以及博世、大陸等一級供應商購買芯片,使得其不僅在當下保障了芯片供應,而且也因爲在芯片漲價前採購而節約了大量成本

此外,相比競爭對手而言,現代汽車還擁有更多本地供應商,包括把製造業務外包三星電子的韓國芯片研發公司Telechips。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自從下半年以來,現代汽車就開始採取措施,使其供應商和供貨渠道更加多樣化。據悉,現代汽車方面預計,汽車業“芯片荒”的狀況將在今年三季度緩解,該公司的生產預計可能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芯片荒”給汽車製造商在供應鏈管理上又上了一課。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多元化佈局供應鏈,勢必將成爲車企在芯片供應管理上的主旋律,就像他們紛紛自建電池工廠,打造電池配套“朋友圈”一樣。

摘自《美國汽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