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事誰人知 花蓮慈濟開講

冠心病衛教團隊慈濟大學助理教授謝美玲(左五)與心臟內科醫師王惠生(右三)、急診醫師徐子恆(左二)、護理長陳建皓(右)、營養師鄭穎倢(左)、藥師魏宏宇(左三)與物理治療師吳慧芬(右四)透過互動式衛教,與民衆一起預防心血管疾病。(王志偉攝)

「醫生說我心臟很大顆,是不是代表心臟很有力?」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楊秋芬在「『心』事誰人知」健康講座一開場就請民衆想像,當我們力氣太小、搬不動重物時,會想把自己肌肉練壯一點,心臟肥大的概念也是這樣,當心髒正常跳動卻無法供應全身血流所需,心臟的肌肉就會愈來愈肥,希望滿足身體的需求;但再怎麼強壯的肌肉都有極限,當心髒到達極限,就會進入「心臟衰竭」,就像得了心臟的癌症一樣,心臟慢慢失去功能。

楊秋芬說,心臟衰竭是個結果,而造成衰竭的原因很多,像是高血壓、瓣膜性心臟病、缺血性心臟病、肺動脈高壓、貧血、心肌梗塞外,隨着年齡增長,身體機能下降,老化確實會有心臟功能下降的可能,因而慢慢出現心臟衰竭的「累、喘、腫、咳嗽」症狀。

日常活動評估衰竭程度

楊秋芬表示,從日常生活可以約略評估心臟衰竭的嚴重度,爬樓梯、掃地會喘爲「第2級」,刷牙會喘爲「第3級」,坐着會喘就是「第4級」。走路活動就會喘,代表血液供應不太夠,下肢會有點水腫,晚上睡不好一直起來尿尿,這些都有可能是心臟衰竭的表現,如果有觀察到這些表現就應該就醫檢查。

楊秋芬表示,輕微的心臟衰竭可透過藥物、調整生活型態來治療,但如果是心室擴大且增厚、心臟腔室的收縮呈現不協調狀態,就需要裝置心臟節律器治療;如果是瓣膜的問題,可能有必要做手術修補,這些都有助於改善心臟衰竭。

藥物治療搭配飲食控制

楊秋芬說,疾病是可以穩定控制的,建議病友日常飲食應避免吃太鹹的食物,纔不會增加身體負荷,同時接受心臟復健治療,安排合適的運動訓練項目並做好體重管理,有機會使疲乏無力失去彈性的心臟恢復到正常大小,病人也能回到未發病前的良好生活品質。切記,遵守低糖、低鹽、少油的「粗茶淡飯」飲食原則。

心血管疾病牽涉許多共病,是相當複雜的疾病,需要跨領域合作整合照顧。在講座中,冠心病衛教團隊慈濟大學助理教授謝美玲與心臟內科醫師王惠生、急診醫師徐子恆、護理長陳建皓、營養師鄭穎倢、藥師魏宏宇與物理治療師吳慧芬透過互動式衛教,與民衆一起預防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