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打包出售 外銀買家有跨國優勢

前述四個重點市場均因買方競爭者衆,有跨國銀行集團、當地大型金融業,甚至金融科技獨角獸都出聲喊價,交易談判特別複雜。

此次競標花旗臺灣消金業務的外商銀行名單中,有英國渣打銀行與新加坡星展銀行,兩家在臺灣市場都有消金、財富管理和個人信貸三項業務,客戶屬性也相近,一旦承接花旗臺灣相關客戶將不必重頭作起或擔心流失,客戶規模擴大的綜效十分可期。

惟,兩家銀行的臺灣團隊在此次競購過程都是配合角色,尤其疫情以來大量跨國會議都轉爲視訊,海外不必派人來,本地團隊隨時聽命提供總部需要的在地資料、或部份的實地查覈等。

相對於本國銀行,這兩家外銀的六大國際資源在此次已成爲最大優勢:

一、國外總部資金源源不斷,一是英國、印度上市公司,一是新加坡主權基金;二、國外出手買臺灣業務,資本額佔比等安排不受金管會限制;三、兩家跨國金融業都有豐富的國際併購競標經驗和議價團隊;四、兩家有都成功打包跨國標案的前例,也都澤被過臺灣市場,如星展買了ANZ澳盛銀行信用卡和財管客羣;五、兩家銀行的全球一級主管都來自花旗,熟悉花旗內部運作和「業務價值」;六、兩家總部一再宣稱,亞太區財富管理市場是「重點中的重點」業務。

跨國金融業打包出售資產或業務,在國際市場上經常可見,各金融集團內的投資銀行部門業務之一是爲自家集團服務,像此次花旗集團此次的出售案,賣方就是花旗自己的投行,一方面集團內部可以直通董事會,另方面手續費收入可以創造集團收益。但如果本國銀行在搶標過程開出高價,有可能花旗端樂得「錢多多益善」,國內兩大金控最後也有機會得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