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選課,如何利用"教學評估"

(原標題學期選課,如何利用教學評估”)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田 秋

美國高校2020年度秋季學期即將結束,每到學期末的時候,一件幾乎所有師生都會參與的事情就是“課程和教學評估”。美國的“課程和教學評估系統”(ESCI,以下簡稱“教學評估”)在1920年由著名高校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首度使用。二戰之後,隨着“重視數據”的風潮,高校中的教學質量也開始被量化,“教學評估”在上世紀60年代已經在美國高校普遍使用了。在如今的美國大學裡,每一門課、每一位任課教授都要接受評價

除了學校的評價系統外,學生還可以在其他正式的網絡平臺發佈評價;在非正式平臺,如臉書和微信上,也有很多人分享有關老師和課程的信息。學校所收集的評價會對一名教師的升職、加薪、申請終身教職等產生重要影響,而對於一些擔任助教工作的碩士生博士生,評價結果將會成爲他們畢業後申請教職時的重要評價依據。

“教學評估”作爲一種收集學生反饋、增強教學質量的方式,起到很多積極作用。首先,“教學評估”對於任課教師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監管方式,學校可以掌握教授的表現。其次,這種形式也增加了學生的責任感,讓學生不僅被動接受,而是有機會參與到對課程和教學的監督建言中。對於任課教師而言,學生的評價也爲他們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教師可以通過正面和負面的反饋對未來的課程設置教學方式進行調整。當然,爲保證“教學評估”的公正,所有評價都完全匿名,任課教師只有提交全部成績後才能夠看到評價。美國高校十分重視學生的參與程度,每一位任課教師都有義務提醒學生期末完成“教學評估”,並且鼓勵學生除了打分外,儘量詳細地寫下反饋意見。

然而“教學評估”顯然不是盡善盡美的,近年來有越來越高的呼聲要求取消或者修改這一程序。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教學評估”助長了一種“消費者心態”,學生會根據自己的滿意度打分,而不是根據收穫和進步。在美國高校做過多年助教的博士生張同學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打分的權力賦予學生一種‘顧客就是上帝’的心理,學生可以主觀地根據‘喜歡’‘不喜歡’進行打分,難度高的課程、嚴謹負責的老師反而不容易得到高分。”正因如此,“教學評估”讓教師們不得不對學生實行更寬鬆的政策,“往往在批評學生、打低分或者舉報作弊學生後,那門課的評價會很差,一些心懷不滿的學生會進行惡意評價。”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有教授沒有故意“放水”,也會在潛意識裡放寬要求。與此同時,大量研究結果表明白人男性教師往往在評價中得到更高分數,社會對少數族裔女性的偏見也常體現在教學評價中。

從學生的角度來說,“教學評估”也並不一定如所承諾的那樣可以保護學生的權益每學期期末考試之後才進行的評估,往往是爲未來提供參考依據,並不能改變學生在過去所遇到的困境。即使完成評估,也沒有任何方式保障和監督教師會在日後做出相應的改變,因此很多學生對完成評估的熱情不高。另外,在反映某些不盡人意的情況時,很多學生擔心寫得太詳細,會“暴露出自己是誰”。有學生告訴記者:“有時一門課只有不到10個學生,老師很容易推斷出是誰寫的評論。考慮到以後有可能還要上這位老師的課,即使有不滿,也會因種種顧慮而不能表達。”

那麼,學生該如何利用“教學評估”,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首先,在選課時全面瞭解任課教師是一個很好的習慣。需要注意的是,網上的評語並不是唯一參考標準,應和教師個人履歷、學術著述、重要學術成就等情況綜合看待。很多學生爲選到輕鬆簡單的課程,把性格看得比學術實力更重要,或者一味選擇被評爲“容易”的課程和“好說話”的老師,其實是本末倒置。其次,在研究“教學評估”時,不要太關注個別負面評價,因爲沒有任何一位老師是完全沒有負面評價的,而收到負面評價的原因很多,尤其是一些言辭激烈、觀點極端、甚至帶有人身攻擊的評價,往往讓人懷疑評價人本身的判斷能力客觀性。最後,課程大綱是否經過精心準備、講解是否清晰明瞭、是否具有認真負責的態度,這些標準清晰的指標往往具有更大的參考價值,而對於課程“難”還是“簡單”、“枯燥”還是“有趣”,甚至老師是“和藹”還是“嚴格”,每個人的感受是主觀的,因此參考價值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