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貴陷抗癌苦戰!民調:66%民衆付不起、45%不願自費 

臺灣罹癌發生率越來越多,「新藥昂貴」讓不少人陷入抗癌苦戰。(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日前國健署發佈最新癌症統計,臺灣每5分6秒就有一人罹癌,在癌症發生速度、新增罹癌人數破紀錄的狀況下,「新藥昂貴」讓不少人陷入抗癌苦戰。對此,癌症希望基金會公佈2017年「新藥健保」的民調結果調查發現,逾4成民衆不願自費用新藥,其中6成5是因爲經濟困難。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指出,目前新藥納入健保比率只有55%,癌症新藥更只有49%,調查顯示,67%的民衆願意每個月多繳50塊健保費,56%民衆贊成提高門診要費部分負擔上限,讓健保可以在更充足的經費下納入更多新藥給付。而針對昂貴的治癌新藥(如癌症免疫療法),77%的民衆更贊成健保和病友共同負擔。

另外,因爲健保資源有限,多數民衆認爲,健保新藥給付的優先順序應是「治療疾病的嚴重度、效果、改善生活品質價格合理、需要新藥的病患數」,其中有6成贊成以嚴重度和治療效果爲優先。

▲健保署主任秘書沈茂庭代表收下「臺灣癌症可近性政策建言書」。(圖/記者趙於婷攝)

和信醫院藥學進階教育中心主任陳昭姿也指出,目前癌症第一代的標靶藥物幾乎都已納入健保,而現在新藥要納健保,都必須經過共同擬訂會議,但多半時間都較長,而標靶藥物平均使用一年就可能產生抗藥性,沒辦法自費的癌症病患也只能等待。

另外,針對商業保險大多都是隻有保障住院手術,因此調查也發現,有6成6的民衆認爲,若健保不給付新藥,商業保險保障根本不夠用。王正旭指出,應該要增加健保財源(如提高門診藥費部分負擔)、改善給付內容(如優先給付給最嚴重疾病用藥)、採用共同負擔(設定上限、病人與健保共同負擔)和創新商保規劃都可以讓民衆更有保障。

癌症希望基金會也提出「臺灣癌症可近性政策建言書」,由健保署主任秘書沈茂庭代表收下。沈茂庭也指出,關於財源部分,101年有增加補充保費,目前財務狀況OK,還有將近2千億的安全準備,但不排除未來財務狀況有困難,還會增加保費和部分負擔。而在共同負擔方面,本來就有這樣的構想,在醫療特材(如人工水晶體)和藥品其實是可行的,但必須努力修法。

但沈茂庭也坦言,不少藥物是必須長期服用,所以費用會越來越高,因此新藥使用和給付該考慮的是「成本效益」,包括是否可以讓一個人有品質的活下去、可以活多久等問題,都是未來該探討的重要因素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