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盛時期「1周可進3貨櫃」 中藥商嘆:市場今非昔比

中藥進口貿易商徐慶棋。(圖/記者葉佳華攝)記者葉佳華/臺北報導

接觸中藥產業已有將近40年經驗的徐慶棋,起初從貿易商起家,將大陸藥材進口至臺灣,回憶起最興盛時期,徐慶棋說,當時「光一個品項(如紅棗)一週就可以出3個貨櫃,但現在3個月(全部品項)有一個貨櫃就不錯了。」他感嘆,現在的市場跟以前比「差很多」。

「當歸、川芎芍藥熟地叫做四物,再來有四君子四物加四君子等於八珍(湯)…」徐慶棋雖然已年過半百,但背起中藥的「固有成方」還能朗朗上口,他從民國68年高中畢業後,就開始接觸中藥、當學徒,經過幾番努力,民國81年在迪化街商圈正式創立屬於自己的一家藥店鋪。

自民國78年兩岸開放以來,徐慶棋也長期深耕於大陸中藥批發,觀察兩岸市場,他說,「臺灣根本比不過大陸」,雖然臺灣早期進口的藥材品質比大陸用的還要好,但現在卻截然不同,比如「以前我們用的冬蟲夏草品質是最好的,但現在(卻)最差」,究其原因,大陸人口多、銷量大,加上大陸越來越重視中藥產業,趨於要求品質下,「國內(陸)需求大了,好的東西自然就先運往國內。」

反觀臺灣,徐慶棋分析市場萎縮的原因有兩個,第一、近年來大陸官方對於藥材價格多有控制,他舉例像當歸,「之前一斤2、3百塊,現在一斤要5、6百塊」,價格一漲,民衆自然接受度低,第二、因爲水煎藥劑(需熬煮)健保不給付,加上受到國內藥廠頻頻推出攜帶方便的四物飲品瓜分市場需求,使傳統中藥行經營變得難上加難。

面對迪化街中藥行林立,產業羣聚之下是否帶來競爭壓力?徐慶棋則迴應,「市場不怕競爭,我反而擔心沒競爭(力)。」他舉例,像之前迪化街一整排都是藥店的時候,那很好做,「因爲人羣聚集起來,就是看你的(銷售技巧。」但現在中藥行一家收一家,陸續麪包店文創店等新興產業進駐,徐慶棋認爲,「雖然的確會帶來一些年輕客戶,但是對於中藥行來講,沒有實質幫助。」▲迪化街商圈中藥行林立。(圖/記者葉佳華攝,下同)另外,受限於《藥事法規範,明訂1993年之前取得中藥商執照或特定條件人員,才能合法經營中藥商行,而現階段若要經營中藥行,應由中醫師,或修習中藥課程達適當標準藥師或藥劑生駐店管理,也就是說,對於要接中藥店的二代子女而言,就必須考取中醫師或藥劑師證明,徐慶棋的兒子徐偉哲表示,「像我們這些2、30歲的,都大學畢業了,還要花好幾年時間去準備考試,(通常)應該辦不到。」

由於沒有其他管道能取得藥商執照,使得沒有新血注入中藥產業,因此,中藥行的數量就隨着中藥商的凋零持續減少,徐慶棋說,「原本全臺有一萬5千多家中藥店,現在只剩下9千多家。」斷層問題可說是相當嚴重。

因此,爲了解決傳承問題,徐慶棋建議政府,應開放學校以正規教育培養年輕人,或是提供管道,讓下一代也參與其中,只是「目前卻看不到政府有什麼實質作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