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出一個新涼山

全國人大代表吉列子日的朋友圈和視頻號裡,有大事,有小事,有家事,也有國事。

他會發一組冬日暖陽下蜂巢的照片,向朋友介紹村民們採集的野生蜂蜜,也會展示金沙江畔自己家鄉的美景,邀請朋友領略“懸崖村”的壯美風光。最近,他的朋友圈轉入了兩會“頻道”,有關“國事”的內容漸漸多了起來。

不經意間,這些內容把他的家鄉大涼山和這個國家緊緊地關聯在了一起。

7年前,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表達了對大涼山脫貧攻堅的關切,要求“下一番‘繡花’功夫”。如今,告別了“絕對貧困”,大涼山已經開啓了鄉村振興的新徵程。

作爲來自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全國人大代表,吉列子日深知,走在新徵程上的大涼山,依然要以“繡花”的功夫爲更美好的明天而奮鬥。

總書記牽掛的地方

在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涼山州寧南縣南絲路集團銀鴻絲業有限公司工會副主席晏魯作的心中,她的家鄉大涼山是習近平總書記“深情牽掛、始終惦記的地方之一”。

2018年2月,總書記到位於大涼山腹地的涼山州昭覺縣考察。通過電視新聞,晏魯作記住了總書記當時說過的一句話: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記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家庭。

事實上,在2017年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就關注到了大涼山。針對媒體報道的涼山州“懸崖村”,習近平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四川代表團審議時說,看到村民和孩子們常年在懸崖上面爬藤條,安全得不到保證,看了以後心情很沉重,也很揪心。

全國人大代表、好醫生集團董事長、中國中藥協會副會長耿福能當時就在現場。他在會上作了主題爲“中醫藥產業參與精準扶貧”的發言,講到了其所在企業在涼山州因地制宜發展附子種植產業助力脫貧攻堅。耿福能回憶說,總書記還問到了附子的市場問題。

“脫貧攻堅越往後,難度越大,越要壓實責任、精準施策、過細工作。”在那次會上,習近平說,“要繼續選派好駐村幹部,整合涉農資金,改進脫貧攻堅動員和幫扶方式,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全過程都要精準,有的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

“懸崖村”後來發生了大變化。在各方努力下,阿土列爾村告別了由藤條和木棍編成的“天梯”,用上了2500餘根鋼管構成的“鋼梯路”。2020年5月,阿土列爾村全村8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陸續搬遷至位於昭覺縣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的新家。

2022年3月,習近平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來自四川的全國政協委員益西達瓦向總書記展示了兩張“懸崖村”阿土列爾村的對比照片,一張是村裡過去使用的藤梯,另一張是2017年建成的鋼梯。

對此,習近平再次表達了他對“懸崖村”的惦念,關切地問起鄉親們是不是搬了下來,孩子上學、老人看病情況怎麼樣。益西達瓦一一作了回答。習近平說:“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對困難羣衆,我們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幫助他們排憂解難。”

像“繡花”一樣,一步一步精心推進

2020年11月,隨着四川省政府批准涼山州普格縣、布拖縣、金陽縣、昭覺縣、喜德縣、越西縣、美姑縣7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大涼山攻克了深度貧困的堡壘。

吉列子日見證了這段具有歷史意義的過程。他原本在外地工作,2017年回到家鄉涼山州布拖縣拉果鄉阿布洛哈村,並於次年當選爲村支書,經歷了脫貧攻堅的衝刺階段。

就像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那樣,阿布洛哈村擺脫貧困的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就像“繡花”一樣,是一步一步精心推進的。

首先是路。阿布洛哈村是大涼山的另一個“懸崖村”,過去不通公路,村民們到鎮上要翻山越嶺走5個小時。沒有路,一度讓剛回到村裡的吉列子日“看不到希望”。

2019年,通村公路開工建設。工程歷盡艱辛,爲了將重型工程機械運到那裡,施工單位甚至動用了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這段從懸崖峭壁上“雕琢”出來的公路只有3.8公里長,花了整整一年時間。

吉列子日要爲公路的修建協調各種大小事務,這讓他感受到了“繡花”的滋味兒:公路佔了村民的地兒,他要和村民溝通。爆破產生的石子砸到了民房,他要向村民解釋,還要給他們安排安全的臨時住處。

路還沒修好,吉列子日就開始琢磨發展的問題了。他發動5戶村民,整合了50畝山地開始種臍橙。爲解決缺水的問題,他甚至想了一個辦法:把村裡的生活廢水收集起來,做了一套滴灌系統。

在“繡花”的,還有身爲企業家的耿福能。他出生在涼山,也把很多事業的板塊落子在涼山。從1996年開始,他就帶領企業在涼山州布拖縣推廣種植中藥材附子。

20多年來,耿福能率領技術團隊精心探索,爲布拖老百姓總結出了一套高效、優質的種植方法。

過去當地農民每年都是9月份採挖,11月播種,種子堆放兩個多月,儲存保管不善的,經常出現發黴腐爛問題,損失嚴重。

耿福能的技術團隊在500畝產業園區進行耕作改革實驗,總結出了一套新的種植方法:一邊採挖附子,一邊整理土地,附子挖出土、選好種子後,馬上栽種下地。

這種方法既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又避免了長期堆放發黴腐爛的問題,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產量。這個方法向當地老百姓傳授和培訓後,受到了廣泛歡迎。

現在的一切來之不易

如今,他們所下的“繡花”功夫正在見效。

2023年,耿福能所在企業帶動涼山州8個縣種植附子、木香、川續斷等中藥材33600畝,全年收購附子等中藥材3000多噸,支付收購款8000多萬元,帶動2.6萬戶13萬多農民穩定增收致富。

整個涼山州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根據涼山州政府2024年的工作報告,涼山州多個經濟社會發展指標位居四川省前列。數據顯示,涼山州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可比口徑分別增長5.2%、7.1%。

全國人大代表、涼山州州長阿石拉比說,我們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爲,在高質量發展中增進民生福祉,羣衆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大涼山的變化是看得見摸得着的,遠處看,近處看,家裡看,過去印象中的貧困樣子完全沒有了。”耿福能說。

作爲十二屆、十三屆、十四屆連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耿福能表示,怎樣鞏固大涼山的脫貧攻堅成果,是他當選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後重點關注的話題,“這5年我都會關注這個”。

耿福能經常往涼山跑,瞭解老百姓的生產生活狀況。他說:“常常進大山、走鄉下、聽老百姓的真實聲音,才能知道路子走得對不對,建議提得好不好。”

今年全國兩會前夕,耿福能到涼山多地調研,和村民面對面談鄉村振興。他注意到,一些地方引進新農業人員,採用新模式新技術,實現了新的產業升級。

幾個從農業大學畢業的年輕人組團在涼山搞藍莓種植,他們從源頭的種質開始研究,到種植階段水的用量、土壤的配置等,進行精細化把控。這種做法給了這位資深企業家很大啓發。

他在準備一份建議——培育“三農”新質生產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他希望在大涼山探索加大“三農”新質生產力培育,培育新技術、新模式,使用優質和新型生產要素,以“數智化”催生大涼山未來新產業。

在阿布洛哈村,吉列子日也在以更精細的辦法推進“懸崖村”的振興。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他們從6公里外的一處水源引水,來解決種養殖業的用水問題。有了水源,臍橙種植面積擴大了319畝。

在四川農業大學一個師生團隊的幫助下,阿布洛哈村制訂了2022年至2035年的發展規劃。按照這個規劃,阿布洛哈村將因地制宜發展民宿、星空營地、彝家市集等業態,走文旅和康養之道。

吉列子日還有一個新的想法,保留幾處老房子,改造成文化體驗基地,供遊客和村裡的孩子們瞭解和體驗過去的生活,希望大家記住:現在的一切來之不易。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鑫昕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