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光建:管理好核酸檢測價格 規劃好常態化核酸檢測

作者|許光建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翁雅琳(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

許光建(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當前我國疫情形勢仍較爲嚴峻,最近一輪的奧密克變異病毒具有傳染性強、傳播隱匿、無症狀感染者比例高等特點,容易在人羣中“隱匿性傳播”。因此若要順利實現“動態清零”目標,在疫情比較嚴重的地區實行常態核酸檢測勢在必行。

從2020年初疫情發生以來,我國高度重視核酸檢測能力建設,已經形成了強大的核酸檢測資源及運行體系。這是兩年多來各地能夠實現大規模核酸篩查和高頻率檢測的重要基礎。根據有關資料,截止4月中旬,我國的新冠病毒檢測能力達到了每天5165萬管;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了,爲了減低羣衆經濟負擔,各地的核酸檢測收費標準在不斷下調。對比2020年疫情發生初期,個別地區高達270元一次的收費標準,至今年4月底,我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核酸檢測收費水平已低於30元,降幅十分明顯。部分省市,如北京市爲最大限度方便居民,於近日宣佈核酸檢測免費,所需費用由市財政資金和醫保基金共同負擔,既減輕了居民的經濟負擔,也有效地調動了大家參與核酸檢測的積極性,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政策

從中長期來看,常態化核酸檢測是目前儘快打贏奧密克戎病毒防疫戰,鞏固防疫成果的社會成本最小的防疫方式。可以預期,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將和核酸檢測“捆綁”。國家在這個方面的投入也將保持一定的規模。面對常態化大規模的核酸檢測和檢測價格的不斷下調,是否會導致相關企業經營困難,是否會對公共財政造成一定的壓力?這些問題值得深入探究。

目前,我國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項目實行的仍是政府指導價。根據2022年4月9日,國家醫療保障局聯合國務院發佈的通知,目前我國核酸檢測的單人單檢政府指導價下調至每人份不高於28元,多人混檢政府指導價下調至每人份不高於8元。爲適應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勢要求,減輕羣衆負擔,多個省份進一步下調了核酸檢測價格,如河北省單人單檢最高限價下降至19.7元,混合檢測降至3.4元;遼寧省單人單檢最高限價降至19元,混合檢測降至3.2元;總體而言,各地核酸檢測的收費標準相差不大。不斷下降的價格雖然對市民羣衆是好事,但是對於生產核酸檢測產品的企業來說,可能會擠壓企業的盈利空間。核酸檢測成本包括人力成本、儀器試劑耗材等檢測成本,其中核酸檢測試劑是其主要成本。根據安信證券分析師結合萬孚生物、東方生物等幾家主流檢測試劑盒廠商的財報測算得知,每份核酸檢測試劑的平均生產成本大概在3元至5元之間,而目前核酸混檢的最低價已達到了3.2元,顯而易見,核酸檢測企業的利潤被大幅壓縮。但在奧密克戎變異株持續蔓延以及境內“動態清零”防疫政策的大背景下,對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的需求量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處於高位,相關企業雖然無法再像前期一樣賺得較高收益,但其利潤仍較爲可觀。值得關注的是,核酸價格檢測價格繼續下調的空間有限,且在產品價格降到一定程度後,核酸檢測市場的競爭將加劇,頭部企業或將採取“薄利多銷”的策略,但那些規模較小的企業可能因利潤空間大幅縮小而退出市場。

從目前瞭解的情況來看,北京市並非唯一實行核酸檢測免費的地區。爲了進一步推行常態化核酸檢測,上海、廣州、杭州、深圳等地都先後推出了免費核酸檢測。雖然核酸檢測價格一降再降,但是常態化核酸檢測仍可能給地方財政帶來較大壓力。根據中新經緯的測算結果,若按人口數量統計,即使是在10:1混採、一週一測的情況下,北京市一個月的常態化核酸檢測所需支出都將達到2.98億元。同時,據東吳證券研究所宏觀團隊公衆號“川閱全球宏觀”的研報,如果所有二線以上城市實施常態化核酸檢測,其一年的成本上限約爲1.7萬億元,佔2021年中國GDP的1.3%、公共財政收入的7.2%。由政府兜底開展全民免費的常態化核酸檢測工作或許能降低頻繁封控城市帶來的經濟損失,但對各地財政帶來的考驗也需引起重視。北京、上海、廣州等一二線城市的財政能力或許能承擔起常態化核酸檢測的高額成本,但中小城市本就面臨着較大財政壓力,如果實行常態化核酸檢測,就可能需要額外的財政工具給予支持。另一方面,雖然我國經濟總體呈復甦之勢,但穩增長的壓力並不輕,且目前國家仍在進一步推進減稅降費的規模、加大基建託底的力度,利用財政穩經濟仍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此時還需要支持每個月超過1千億的核酸檢測採購費,對我國財政來說仍是不小的負擔。即使讓居民分擔部分成本,對中央或是地方的財政而言依舊是不小的挑戰。

核酸檢測費用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公衆的檢測負擔,也影響社會對核酸檢測的配合程度,其價格不斷下調甚至免費提供,不僅有助於我國各地推進常態化核酸檢測,避免封城的代價以兜牢經濟社會發展的底線,更展現了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理念、政府在防疫過程中的關鍵作用;且進一步降低核酸檢測費用負擔,對於檢測頻率高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及相關員工而言無疑也是利好舉措。

當前,地方政府在壓縮核酸檢測成本,降低核酸檢測價格的同時,應加強價格監管工作,強化核酸檢測機構價格收費監督檢查,確保落實價格收費政策,不得自行增加收費項目、擴大收費範圍。同時,指導第三方檢測機構按規定明碼標價,不得利用服務套餐等手段強制捆綁收費,增加羣衆負擔。另一方面,降價不降服務質量,免費更要重視檢測質量,針對個別核酸檢測機構存在送檢不及時、報告不準確、實驗室管理不嚴格等問題,有關政府部門應堅持以問題爲導向,定期開展全市核酸檢測機構監督檢查,並聯合相關部門建立核酸檢查質量聯合監管工作機制。其次,應考慮區域地理特點、人口規模與分佈、人員流動等因素,依託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化手段,合理佈局常態化核酸採樣點,科學設置採樣時間,滿足羣衆就近核酸採樣的需求;針對孕婦、高齡老人等行動不便的特殊羣體,應採取相應措施便利其完成核酸檢測工作,如提供“上門”核酸採樣服務。此外,各地亦應在科學評估基礎上,合理確定常態化核酸檢測的範圍和頻率,不應因核酸檢測價格持續走低而過度檢測,這樣才能更進一步提升社會各界對核酸檢測等防疫措施的滿意度與支持度。

參考文獻:

[1] 核酸檢測常態化背後:從200元到3元,他們並不賺錢?|試劑盒|抗原|基因檢測_本站訂閱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71CFNGC0519901L.html

[2] 宏觀週報:常態化核酸檢測的經濟賬_宏觀研究_新浪財經_新浪網  http://stock.finance.sina.com.cn/stock/go.php/vReport_Show/kind/macro/rptid/704843502334/index.phtml

[3] 常態化核酸檢測得花多少錢?我們算了一筆賬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http://www.ce.cn/cysc/yy/hydt/202205/07/t20220507_37560202.shtml

本站研究局微信公號:wyyjj163) 出品

本站研究局是本站新聞打造的財經專業智庫,整合本站財經原創多媒體矩陣,依託於上百位國內外頂尖經濟學家的智慧成果,針對經濟學熱點話題,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解讀,打造有態度的前沿財經智庫。歡迎來稿(投稿郵箱:cehuazu2016@163.com)。

移駕微信公號 看這裡看不到的內容

關注本站研究局官方視頻號,看書本上學不到的新鮮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