籲召開國是會議 謝長廷:社會必須凝聚70%共識

記者王文萱/臺北報導

民進黨主席英文日前提出召開國是會議的訴求,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圖/資料照)25日表示,臺灣有很多問題不是一黨一派可以解決,需要由總統召集各黨各派,甚至是黨派人士共同來解決問題。目前臺灣有許多困難的事情,包括財政社會、兩岸和憲法的問題,都需要超越黨派來推動,纔有辦法解決。謝長廷表示,臺灣無論是民進黨或國民黨,都已經過了高峰期,要如何投入更大的能量改革,就需要社會的整合。而臺灣最高峰、最有改革能量的時期,就是前總統李登輝時代,因爲李召開國是會議,民進黨也有支持,朝野整合了將近70%的共識,並以此共識基礎來修改憲法。謝長廷表示,臺灣第一次召開國是會議是1990年,第二次國是會議是1996年,當時李登輝總統召開國家發展會議,實際上就是國是會議。而當時的國是會議促成了接下來的6次修憲,如總統改爲直接民選、萬年國會改選、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等,解決了臺灣社會許多問題。

謝長廷並指出,李登輝召開第一次國是會議,是由於當時野百合學生運動,6千多位學生聚集在當年的中正紀念堂要求「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以及「提出政經改革時間表」。

參加國是會議的成員,除民進黨與無黨籍人士外,還有海外黑名單美麗事件受刑人。謝長廷也說,當時的國是會議有憲法小組,針對修憲與終止動員戡亂時 期臨時條款問題進行討論;次年則根據國是會議的內容進行首次修憲,廢除臨時條款,明定中央民意代表產生的選舉方式、時間及任期,以及訂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而後的第二次修憲則將總統、副總統的選舉方式,改爲全民直選,並且開放省長直轄市市長民選。謝長廷認爲,當時的臺灣充滿了改革的能量,社會變更也很大,兩岸開始可以來往。

然而,目前國家財政制度出現問題,尤其是退休金健保都需要改革。謝長廷說,勞工退休所得替代率過低,下一代的退休金已經無法維持生活,導致老人無法退休,結果年輕人就業更加困難。

財政赤字透支太多,社會貧富差距過大,謝長廷認爲,因爲改革不容易,社會必須要能凝聚到70%共識,纔有機會解決這些問題,所以這些議題都需要透過召開國是會議,凝聚更大的共識才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