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浮微粒標準遭質疑 環保署解釋:監測大陸霾害

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統計「懸浮微粒PM10年報」。(圖/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提供)

記者賴於榛/臺北報導

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公佈了「2014年懸浮微粒PM10年報」出爐,聯盟發起人葉光芃指出,「PM10」也是衡量空污標準,質疑環保署監測的懸浮微粒主要是「PM2.5」根本是逃避現實。環保署監資處長朱雨其受訪則解釋,針對「PM2.5」是爲了監測大陸霾害。

依據「2014年懸浮微粒PM10年報」,全臺去年的PM10平均值落在52,相當於40年前的日本空氣品質,另外對比前一年,六都臺南高雄都有微幅進步,但其餘都是惡化,而高雄鳳山測站蟬聯全國「空氣最糟」第一名,本島改善最多的是臺南市新營站,惡化最嚴重的則是雲林縣麥寮站。

葉光芃說,「PM10」與「PM2.5」都是懸浮微粒,但是顆粒大小不同,「PM10」指的是直徑微米(μm)10以下,「PM2.5」則是小於2.5μm,又稱細懸浮微粒,但是環保署對於兩者標準不一,他批評,PM10是公認的肺癌因子之一,環保署卻將標準訂得較「PM2.5」寬鬆,纔會常常都顯示正常,「原因是因爲太寬鬆,標準應該要比照英國,用英國方式早就爆表,英國(PM10)70到80之間就很危險,若到100就爆表了,臺灣常常超過卻都顯示正常。」要求環保署面對問題

朱雨其則表示,針對「PM2.5」是爲了監測大陸霾害,2者狀況較類似,但也坦承環保署的「PM2.5」、「PM10」指標確實有某種程度的衝突,呼籲民衆取指標較嚴重的作爲參考。

另外,高雄鳳山測站蟬聯全國「空氣最糟」第一名,朱雨其說,山交通流量較高,因此測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