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的現實與焦慮:兼論臺北市長人選

福隆

臺灣民主選舉即將進入旺季,有三種現象值得特別關注。

其一,有些人士直接地賴權力爲生,或間接地攀附權力取利。若這次選舉選錯人站錯邊,他們會自認倒黴下次再來。若已經選對人站對邊,卻得不到期望中的利益,他們或許還能忍耐將就一次;如果下次當選者繼續連任,他們還是和權力沾不上邊,這時罵起來就很難聽了。若連任者接着軟弱無能施政不當,甚至砍削到支持者的權益,則當政者鐵定沒好日子過。這時,財路被斷爭權無門部份立法成員會想盡辦法尋找出路,或者議事不合作,或者爭取行政權,或者藉媒體發言以壯大影響力。

其二,執政者勢弱時,部份媒體與名嘴新聞自由大發利市:沒當過一天官卻隨口訓斥官員欠缺考量,或指導總統該當如何施政以救國救民;未確認事證便斷論是非推演未來;沒有專業訓練亦膽敢無所不談。

其三,選前大部份選民被選舉造勢與氛圍所惑,不慎重評估候選人的素質與能力,選後才發覺執政團隊少有才氣且令人生氣。執政團隊弱大都與「任用官員有三怕」有關: (1)怕他來路不正,可能有未爆彈。(2)怕他才智不足,可能惹是生非。(3)怕他格局大太,可能成爲後患。於是,保守膽怯的勝選者往往任用缺乏基層歷練的教授學者以策安全

然而,學者從政有重大罩門理論掛帥,不肯多花功夫再三求證以確立實效;因缺乏溝通、協調以及領導的執行技巧與才氣,以致於縱使有好計劃也難以看到好變化。故此,學者當官往往沒有「施政不只是科學技術,也是社會藝術」的觀念,也不曾領教「魔鬼藏在細節裡」的利害。

推動施政計劃好比「將技術商品化」,務必通過研發改造的過程以及臨牀試驗的考驗。此時,只做過基礎科研或理論推演的學者沒有「將技術商品化」的能力,往往需要兩年以上的洗腦與再教育(Deprogramming and retraining)纔有機會轉化爲成熟的商品化研發者(施政推動者)。換言之,學者一旦當官,短期內或許可以提出好理論計劃,卻沒有推動行政計劃的經驗與測試再三的作爲,若在兩年內倉促上路,必定紕漏百出。

選舉的現實與焦慮:兼論臺北市長人選

目前被媒體與有心人士推捧的臺北市長競爭者連勝文柯文哲,迄今尚未宣佈參選,亦未經政黨提名。他們都沒有從政經驗,也沒有「會當好市長」的參考點。因此,一旦當選,可能隨後發覺「他根本不是那塊料」。

連柯兩人率直善良,沒有政客的僞詐嘴臉,但亦無主動尋求「服務人民」的初衷。連勝文出身政治世家,對政治操作從小耳濡目染,再加上交友豪氣,甚有哥兒們羣衆基礎。拱他出來的主力來自泛藍支持者、權貴商界以及冀其維續家業的親友。因曾遭子彈貫穿臉頰,萬死一生的歷險經驗對他心理造成的創傷與長期效應仍未完全浮現。另方面,較常人廣闊的閱歷視野則應有助於其國際觀社交能力

柯文哲無疑是位能夠抓住重點也懂得「做成了纔算數」的聰明人。蒙冤與憤怒形諸於色,是他考慮參選的原動力,不是一個健康的理由與開始。救治重症病患是柯醫師的職業,鎖定目標後便不被其他枝節所動是他的專業本事。目睹萬條生命續絕的閱歷使其練就出異於常人的人生觀與對生命意義的闡釋。若理想的市長必須沉着穩健、通情達理、調和鼎鼐、辯才無礙、通曉政經、幽默風趣諸此等等,柯文哲恐怕難以過關。另方面,獨立思考就事論事則爲他的強項

或許,連柯兩人先選擇擔任局處首長或副市長,累積一些從政經驗,一方面可提供執政能力的參考點,另方面可除去選民對候選人包袱與背景的檢驗要求,然後再求更上一層樓,甚至直取大位,應該更爲妥當適切。

找事不容易,找到會做事的人來做事甚至更難。大約兩年內臺灣將陸續推出七合一選舉與總統大選。無可置疑地,選民們又將面臨一序列「如何選出會做事公僕」的重大抉擇,並使投下的每一票都算數。

●作者丘福隆,美國洛杉磯生物科技業。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