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缺乏生活感受力 萬福國小老師做35公尺燈牆收集在地故事

萬福國小長達35公尺的故事燈牆,是由藝術人文領域老師陳雨禾所帶領的一項創客課程 。(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點亮!萬盛莊」是萬福國小的一項STEAM課程,課程中結合社會科、自然科與國語科,讓學生樂齡學堂的長輩走入社區,尋找到最在地的歷史故事。這項故事課程的發想,則是來自萬福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科老師陳雨禾。陳雨禾注意到,都市裡的孩子受到父母太多愛與保護,因此對於生活感受的能力不太足夠,因此透過蒐集在地故事的課程,讓學生靠自己的感官體驗這個世界

在107年時,位於臺北市山區的萬福國小,出現了一座長達35公尺的故事燈牆,吸引所有路過的師生駐足。這座燈牆以紙箱組合成牆面,每個紙箱裡秘藏了一個社區的小故事。紙箱通電時,以減速齒輪驅動的旋轉圓盤就會開始轉動,圓盤上面黏貼三個故事投影片,會像走馬燈一樣旋轉起來,透過光影遠近交錯的效果,彷彿像座小型電影院。萬福國小的美術老師介紹時談到,故事燈的構想,正是源自於古典電影底片輪放的概念。

▲孩子們所創作的故事燈內部元件,每一幅圖都在說故事。(圖/教育部提供)

故事燈的原始發想,來自藝術與人文領域科老師陳雨禾的一項創客課程──「點亮!萬盛莊」。陳雨禾注意到,文山區的孩子對於生活感受的能力似乎不太足夠,「主要原因還是父母對他們太過呵護。」例如孩子放學後,父母親已經團團圍在校門口;天氣冷了、熱了,父母比孩子還擔憂,深怕孩子吃不了苦。父母的愛護,卻讓孩子少有機會靠自己的感官去體驗這個世界,「感官不常用,就會慢慢退化。」陳雨禾擔憂地說。

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跨領域的故事燈課程誕生了。製作故事燈之前,必須先有一個故事。社會科老師設計口述歷史訪談單,讓小朋友採訪家中長者的故事,採集完的故事就先謄寫在訪談單上。有的小朋友很順利,甚至直接交出一段影片;也有些小朋友採訪不順,「爸爸、媽媽說他們沒有故事。」小朋友沮喪地跟老師報告。

還有的小朋友覺得自己的故事不夠精彩,怎麼也不願意用自己採訪到的故事。找不到故事題材、掌握不到採訪技巧、採訪對象拒訪等種種難題,陳雨禾都有辦法解決。「我們帶着孩子去拜訪社區裡的長者,尋找社區的故事,請他們聊聊社區裡的大小事。」文山區附近仙蹟呂洞賓法寶釣出蟾蜍精的傳奇故事,也讓小朋友拿來使用。

而在社區的田野文史踏查中,也有許多意外的收穫,例如發現學校附近有一座當地最早的聖方濟沙勿略教堂。「我們還找到了當年美軍在萬新鐵路拆遷前,用120中片幅相機所拍攝的珍貴老相片。」社區耆老紛紛提供珍貴的老照片與史料,讓小朋友得知許多社區的歷史過往。

▲故事燈牆以紙箱組合成牆面,利用光源的遠近,就可創造出大小不同的影子疊影,呈現出不同的趣味。(圖/教育部提供)

不僅如此,萬福國小主任還翻出一份陳年公文,這是當年爲了興建校舍校方特地發了公文給位於學校現址的「萬靈神君」,請神明搬家。陳雨禾笑着說道,「對我們這些老師來說,這真是一種無處不驚奇的過程。」

把故事轉化成故事燈,則是運用了藝美課設計思考的技巧。老師請孩子找出故事中最重要的元素,並以一樣具象的物品來代表,例如灰姑娘故事中的「玻璃鞋」;接着找出故事中最重要的動態時刻,例如「時鐘敲響12下」,或是「搭上南瓜馬車」。最後則是故事發生的「場景」,小朋友們以不透光紙板塑造黑影,以黑色簽字筆畫呈現線條稿,透過「着色」產生色光,任選三樣物品來搭配三個故事元素,利用光源的遠近,就可創造出大小不同的影子與疊影,並呈現出不同的趣味。

「我們希望能訓練學生培養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觀察的能力。」陳雨禾說。

630個故事燈,500多個社區故事,「點亮!萬盛莊」的STEAM創客課程,讓孩子能深度參與社區的事務,發現原來生活周遭一直未被注意的小角落,也透過訪談社區長輩,分享彼此的故事,拉近長輩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也讓我們看到,創客課程可以如何透過社會科、語文科藝文科、自然科的跨域教學,引導學生達到學習的目標,轉化思維脈絡,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