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軌道建設缺整體規畫!路線重疊、土地開發太樂觀

行政院昨覈定基隆捷運建設計劃綜合規畫,將以臺鐵八堵站爲端點,預計二○三三年完工通車。圖爲八堵廊道。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近日覈定臺中捷運藍線綜合規畫報告,讓各縣市也喊話中央爭取資源,行政院昨天更是一口氣覈定多個捷運計劃。中央捷運大放送,雖然地方額手稱慶,卻引發學者擔憂,淡江大學物流管理學系張勝雄表示,捷運並非不能蓋,但覈定前應該讓民衆知道未來的代價是什麼,包括要花多久時間成本,民衆要拿出更多的錢才能享有服務,甚至蓋完後若票價不如預期便宜、搭乘時間不如想像中短,最後是否又沒人搭乘。

他以臺中捷運延伸彰化段爲例,若蓋這條路線的目的只是連接臺中到彰化,那現在就已經有臺鐵,這也凸顯交通部對軌道運輸沒有整體規畫,類似性質的公共運輸路線重疊,是否真的有這麼多需求。

張勝雄也提到,若這些路線運量無法彌平虧損,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負擔,最終都還是人民埋單。近期覈定的基隆捷運、臺中捷運,雖宣稱能利用土地開發挹注經費,但並非蓋商辦、廠房就一定租得出去,政府太過樂觀。

交通學者、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表示,公共運輸分爲需求導向跟供給導向,像是臺中藍線以需求性早就應該覈定,其他單純供給導向、不急迫的就應更審慎評估,但執政黨好像不分優先順序都累積到「適合的時間點」一口氣覈定,將來很可能變錢坑,對公共運輸發展都不是好事,只是爲了建而建,會成爲非常大的隱憂。

公民幫推協會理事長、學者鍾慧諭表示,不論是基隆捷運、中捷綠線,都對臺鐵當地平行路廊構成競爭關係,並不合理。尤其現已改製爲臺鐵公司,更須正視其發展,絕非晾在一旁。

鍾慧諭直言,要解決北部區域路廊臺鐵容量不足、臺鐵基隆段班次不足、帶動沿線土地開發等問題,專業的解決方案不會僅是現階段昂貴、但無法服務基隆市的基隆捷運。與其耗資七百億元,興建進不了基隆市區,無法服務七成基隆人的基隆捷運,不如思考花費五十億元改造臺鐵七堵站、新百福車站、八堵站等,增加基隆(到七堵)段臺鐵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