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籲師法新加坡 推建築綠化低碳獎勵

中工雲宇宙AI園區。圖/業者提供

已打造全球第一座被CNN票選國際九大城市具影響力的唯一住宅地標「陶朱隱園」,威京集團首度轉戰頂級商辦的「京華廣場」,將挑戰取得LEED和WELL雙白金國際標章認證,及綠建築、智慧建築、耐震建築及GRESB等6大標章的空前紀錄,更向亞洲最綠城市新加坡下戰帖,要開發傲視全球的吸碳商辦園區。

2021年最新完工的「CapitaSpring」,是新加坡最高摩天建築及最高綠建築,17~20樓設置有螺旋式植物走道Green Oasis,51樓的空中花園更是辦公大樓租戶、公衆的充電基地,包括圓形劇場、瑜珈室、叢林健身房、創意巢穴、工作艙和咖啡館等一應俱全。而「京華廣場」在5樓、7樓規劃有空中浮島露臺,綠化理念一致,滿足複合式多功能空間的需求。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地處熱帶、氣候又熱又溼的新加坡,早自2005年即推動綠色建築標章Green Mark,也是第一個專門爲熱帶氣候國家所設置的永續建築評級系統,2006年更推動綠建築總體規劃,迄今至少49%建築已符合綠色標章;2021年2月更啓動新加坡2030綠色發展藍圖,目標在2030年建築綠化達80%。透過法令強制規定、每年追蹤建物能源績效數據、給予容積等獎勵等,積極打造綠色城市。

反觀臺灣,1999年推動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綠建築標章」以來,一直欠缺法令的強制性,僅採宣導及鼓勵方式推動;且儘管政府喊出2050年淨零碳排的政策目標,但在現有法令制度架構下,只靠政府帶頭、民間自覺,相較於地球暖化的速度,永遠緩不濟急。

前臺綜院副院長暨臺北大學李堅明教授提出五大建議,呼籲政府積極推動建築綠化低碳獎勵政策,首先,「綠建築」獎勵應擴大範圍,除都更及危老案外,新建案及既有建築也應逐步擴大適用。

其次,「垂直綠化」部分也應擴大獎勵,但須加強維管條件,避免流於形式或無人維管;第三,政府成立專責部門提供技術支援以及輔導;第四,鼓勵陽臺以及公設空間設置低碳綠化空間,並給予免計容積獎勵;第五,達一定標準的低碳綠色建築給予標示性區分,並給予融資優惠等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