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的“快餐化”傾向有害無益

這種氛圍之下的學術研究已經脫離了探索未知、解決真問題宗旨,在一套“唯論文”量化指標評價體系的控制下,被扭曲爲一種只有空洞數量和外在辭藻,成爲無實質性內涵思想貢獻的“學術快餐”。

仔細分析不難發現,這種“學術快餐”現象的背後是一個由高校科研評價體系、期刊排名指標和科研作者三者構成的互動循環機制,被裹挾在其中的高校青年教師很難通過個人努力改變這一現象。論文發表快餐化現象的背後,有着深刻而複雜的現實原因。

一方面,迫於學校排名、學科評估等各種評價體系的壓力,各高校不得不把論文發表,尤其是在國內外頂級期刊發表成果的數量作爲評價教師貢獻度的核心指標。一些模仿北美高校“非升即走”聘期制的高校,更是把“高水平”論文的發表量與終身教職資格的獲取掛鉤。這種導向一旦走向極端,就會陷入“唯論文”的惡性循環,重數量而輕質量,難免助長科研界急功近利、心浮氣躁的心態,甚至導致“逆淘汰”的結果

另一方面,各大期刊爲了提升影響因子,在既有的排名體系中不斷爬升,也不得不考慮所發表論文在多大程度上能被關注、引用和轉載。排名壓力下的期刊編輯們,往往會更關注那些自帶流量”的“明星”教授寫的時髦文章。相比之下,那些默默無聞的“青椒”們,即便學問做得不錯,往往也會因爲資歷題目不夠時髦而被拒之門外。在這種情況下,爲了能得到編輯的青睞,追逐熱點也就成爲不少科研界新人的無奈之選。跟風模仿、扎堆發表、論文同質化在所難免。

無論是高校愈演愈烈的“唯論文”評價體系,還是學術期刊爲了影響因子而引導作者追逐熱點,在這兩套體制規則下,只有那些能夠迎合和適應這套快速產出規則的科研工作者,才能較好地生存下來,遊刃有餘;而那些追求“慢工出細活”,甚至“十年磨一劍”的學者將會發現,不僅各種正常的職業晉升和學術利益與己無關,甚至有可能還要面臨“逆淘汰”的結果。

無疑,學術研究領域的這種“快餐化”傾向是無益甚至是有害的。這種現象極大地挫敗了許多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性,違背了科研工作的基本規律。尤其是對人文社科領域的研究來說,真正有價值的研究往往需要研究者投入較長的時間。而既有的這種一年一度的量化評價指標,讓有志從事這類高質量研究的學者望而卻步。更嚴重的是,這種體系從根本上扭曲了學術研究的宗旨,把以發現和回答真問題、貢獻新知識和新思想,或者就重大的實際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爲旨歸的科研工作,異化爲一種在高校、科研機構和學術期刊界內部自我循環的文字遊戲,降低了科研工作對社會整體的貢獻度,浪費了科研成本。

當然,我們說反對學術研究的“快餐化”傾向,改變“唯論文”的評價體系,提倡多元評價,並不等於不要論文。鼓勵科研工作者多出高質量學術精品,既要保留現有評價體系中的合理成分,更要爲科研工作者創造一個在研究成果的質量和數量上都相對友好的工作環境,讓不同類型、不同特長的人才發揮各自優勢,切實提高科研工作的創新水平。

令人欣慰的是,相關部門已經意識到目前某些不良科研評價導向的危害,並開始糾偏,出臺了一些實質性的解決辦法。從全國教育大會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的召開,到《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出臺,再到前不久引起廣泛反響的破除“唯論文”的呼聲,相關舉措層層推進,步步落實,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下一步,關鍵就要看各高校、科研機構如何將這些精神落實到各自的學風教育和專項整治行動之中,切實爲科研工作者創造一個更加人性化良性發展的、鼓勵創新的環境。(作者:黃典林,系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