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趙春山/東奧正名牽動兩岸關係敏感神經

▲亞運閉幕式中華掌旗官陳建禎出場。(圖/記者季相儒攝)

中華代表團在今年雅加達巨港亞運表現優異,全團共贏得17金、19銀、31銅,在45個參賽國中排名第7。據說蔡英文總統在代表團行前已做出承諾,如中華健兒比賽中締造佳績,將在代表團搭機返國時,派出戰機升空迎接。

強國必先強身。體育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具體表現,體育競賽則是凝聚人心、促進團結的最佳場合。每當看到選手在頒獎臺上因獲獎而升旗奏歌的那一瞬間,我們心中都有難以形容的感動。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年就讀研究所的時候,半夜起牀觀看電視轉播中華少棒隊美國威亷波特城的比賽。中華隊獲勝時,連班上的美國同學都會和我們同聲喝采,這種感覺似乎已停留在記憶中了。

政治和體育,無法劃清界線

有人說「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政治不應干預體育,體育也不應涉入政治。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從1896年希臘雅典舉辦首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以來,政治事件幾乎變成體育競賽的一部份。維護選手甚至場地的安全,成了主辦國賽前最關切的問題。但百密一疏,國際運動比賽場場外,還是避免不了發生許多震驚全球的血腥暴力事件亞里斯多德說過「人是政治的動物」,事實證明體育和政治也是無法劃清界線的。

我國參加國際運動賽會名稱旗歌問題,就是國際現實政治運作下的一個產物。由於對岸在國際社會堅持「一中原則」,迫使我國奧委會與國際奧委會,於1981年3月23日,在瑞士洛桑國際奧會總部,簽訂了一項「國際奧會與中華臺北奧會協議書」,內容確認了中華奧會的名稱、會旗會徽,使我國奧會得以和其它國家奧會擁有相等權利,參與各項國際運動組織。類似模式也陸續運用在我國參與的一些其他國際組織或國際會議,這就是俗稱的「奧會模式」。

迫於國際現實的「中華臺北」

坦白說,我們是以「不滿意但被迫接受」的態度,接受這個以「中華臺北」爲名的「奧會模式」。蔡英文總統在這次我亞運代表團出發行前,曾期勉運動員要努力表現,「讓世界看見臺灣」。要達到這個目標,當然就必須讓臺灣「走出去」;何況,運動家的精神就是參與重於得勝。但遺憾的是,臺灣有些人卻拿名稱做文章,認爲使用「中華臺北」就是「矮化國格」,於是就把體育當作民粹來操弄。

要讓世界看見臺灣,臺灣也必須張大眼睛看看這個世界。所謂「時代在變、潮流在變」,我認爲那些推動「東京奧運正名公投」的人士,基本上是無視於今天台灣面對的外在現實。主其事者身受國家長期栽培,卻存「死道友,不死貧道」的自私心態,即不顧及這個正名運動會讓多少養兵千日的年輕運動員,可能失去有朝一日在國際體壇爲國爭光的機會

一般認爲,中共日前阻撓臺中主辦「東亞青運」,就和東奧正名公投有關。因爲對岸擔心「星星之火,足以燎原」;而主辦「東亞青運」的地方首長,又被認爲是正名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個人研判,如果「東亞青運」主辦當局能和對岸進行協商,澄清雙方存在的一些誤解,「東亞青運」還有起死回生的可能。我想對岸也注意到這個事件對東奧正名公投連署,乃至對整個臺灣民意造成的影響。

樂見兩岸運動員同臺競技

《奧林匹克憲章》有這樣一段話:「每一個人都應享有從事體育運動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視,並體現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這就是「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克活動「提倡人的全面發展,提倡人類社會的和諧和公正,提倡建立一個和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概括而言,就是「和平、友誼、進步」。

個人認爲,「奧林匹克精神」符合對岸習近平所提的「兩岸和平發展」和「兩岸融合」的對臺工作思想,因此可以做爲處理兩岸關係的基本原則。事實顯示,兩岸運動員雖在運動場上進行和平競賽,但場外相處融洽,真正體驗了「兩岸一家親」的精神。兩岸年輕一代的相處之道,可能不是兩岸政治人物所能想像的。真的期待兩岸運動員有更多「同臺演出」,甚至像兩韓運動員那樣「並肩作戰」的機會,展現中華民族未來的希望。

延伸閱讀

【亞運】閻大富楊俊瀚慢了千分之一秒的省思

【亞運】丁政豪/從運動傷害防護建立體育文化─臺灣站上國際體壇有你不缺席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趙春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