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一季度外貿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機電產品出口佔比大,集成電路進口等通關提速

每經記者:吳澤鵬 每經編輯:魏官紅

4月16日,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2024年一季度廣東進出口情況新聞發佈會在廣州舉行,會上發佈,廣東一季度外貿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繼續穩居全國第一。具體數據方面,今年一季度,廣東外貿進出口2.04萬億元,增長12%。其中,出口1.31萬億元,增長9%;進口7311.4億元,增長17.6%。

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副主任張柯介紹,廣東一季度外貿呈現五大特點:一是整體增速快,整體增速創出11個季度以來最好表現;二是主體活力強,其中以“中小微”爲主的民營企業進出口達到1.28萬億元,佔廣東外貿進出口總值的62.9%,較去年同期提升3.8個百分點;此外,還有貿易伙伴穩、出口形勢好、進口規模擴等特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一季度,廣東出口機電產品8508.7億元,增長6.4%,佔出口總值的65.1%。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1833.4億元,增長0.9%。農產品出口292億元,增長4%。

一季度外貿進出口創新高

“在當前國際市場依然較爲低迷的形勢下,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出口規模歷史同期首次突破10萬億元,進出口增速創6個季度以來新高。廣東一季度進出口規模也創歷史同期新高,繼續穩居全國第一,充分體現廣東作爲經濟大省勇挑大樑的責任擔當和發展潛力。”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鄧鴻如是說道。

出口方面,張柯介紹稱,一季度廣東出口形勢好。具體而言,出口機電產品8508.7億元,增長6.4%,佔出口總值的65.1%。其中,電子元件、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家用電器和手機出口分別增長18.1%、10.2%、14.2%和12.3%;船舶、機牀、航空器等高端設備出口分別增長55.1%、32%和78%。同期,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1833.4億元,增長0.9%。農產品出口292億元,增長4%。

另一方面,進口規模也正進一步擴大。一季度廣東進口集成電路2473.8億元、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380.9億元、半導體制造設備124.7億元,分別增長19.3%、102.1%和223.8%。同期,銅礦砂、煤炭、原油等重要生產原料進口量分別增加7.9倍、57.3%和64.9%。

張柯進一步分析稱,今年第一季度廣東外貿增速較快,整體增速突破兩位數,高出去年四季度10.2個百分點,創出11個季度以來最好表現;其中,出口、進口也實現“雙增長”,分別高出去年四季度10.1個和10.5個百分點。

從進出口企業來看,一季度廣東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數量達到10.1萬家,同比增加11.6%。以“中小微”爲主的民營企業進出口達到1.28萬億元,增長19.2%,佔廣東外貿進出口總值的62.9%,較去年同期提升3.8個百分點。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6430.6億元,佔31.5%;國有企業進出口1088.4億元,佔5.3%。

通關效率正在提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廣東海關也在創新監管模式、推進“智慧海關”建設等,因此,除了進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通關效率也在提升。

作爲重要的製造業基地之一,以廣州爲例,廣州海關副關長李宇提到,“當前,我們正圍繞加快推進‘製造業當家’,加大海關監管模式創新,全力支持廣東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助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據李宇介紹,在集成電路產業方面,廣州海關全面推廣真空包裝等高新技術貨物布控查驗模式,創新機坪“直提”監管模式,保障高端精密儀器通關時間從原來30小時壓縮至現在3小時以內;在新造船舶出口方面,廣州海關推廣“以企業爲單元”電子賬冊管理,縮短訂單生產週期約10%,同時提供船舶備案、出境申報、船舶核放等“雲辦理”服務;在貿易新業態方面還實施了“特殊區域跨境電商出口集拼”監管改革,降低集拼商品物流管理成本30%。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發佈會正值廣交會期間,李宇介紹稱,廣州海關推出18項服務保障第135屆廣交會便利措施,持續優化完善線上、線下諮詢服務。截至目前,已有超70批次、價值超過500萬元的廣交會進境展品陸續入境。

此外,去年4月18日正式運行的“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以下簡稱空港中心)監管模式入選“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典型案例(第一批)”,黃埔海關副關長鐘聲介紹,該項目首創在東莞設立香港機場貨站,將香港機場貨站的出口貨物集拼、安檢、打板和進口貨物拆板、理貨等物流核心功能,跨境延伸至東莞,在空港中心實現了出口航空貨物“直裝”和進口航空貨物“直提”。企業物流時間和通關綜合成本節省約30%。

此外,張柯表示,智能化改革提升通關效率。“比如通過開展‘智慧審證’,對30類水果、凍肉等國外官方證書實現了‘一鍵操作、全版識別’,作業效率提高80%以上;通過實施‘取樣送檢全流程信息監控’,壓縮海關操作時間70%以上;採取‘大數據智能布控’3秒即可完成對高風險貨物精準捕捉,低風險貨物快速通行。”張柯稱,智能化改革進一步實現了海關風險多維一體防控、科學精準監管與便捷高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