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彗星撞地球造成滅絕前 恐龍已出現衰退

▲最新研究顯示,恐龍可能在彗星地球之前,就已經衰退。(圖/路透社,下同)

中央社巴黎29日綜合外電報導

最新研究發現,在一般認爲彗星撞地球造成恐龍滅絕前1000萬年,恐龍可能就已經出現衰退。

大約6600萬年前,希克蘇魯隕石(Chicxulub) 撞上目前的墨西哥尤加丹半島(Yucatan Peninsula) 被認爲造成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 Cretaceous-Paleogene extinction event),地球上包括恐龍在內的3/4物種因此滅絕。

如今最新研究顯示,彗星撞擊地球前1000萬年,一些恐龍的物種可能就已經出現衰退。

最新的一項研究檢視了全球各地1600組恐龍化石資 料,模擬白堊紀晚期某些肉食性草食性恐龍物種的普 遍程度。研究報告今天在「自然」(Nature)期刊發表 。 研究團隊認定,恐龍物種大約在7600萬年前開始衰退。

任職法國蒙貝列大學(University of Montpellier)演化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報告第一作者康 達明(Fabien Condamine)表示,他的團隊追蹤了6個恐龍科,近250個獨特恐龍物種。

康達明告訴法新社:「大約在7600萬年前達到多樣性高峰。」 「然後出現一段衰退期間,持續了1000萬年,比整 個人屬持續的時間還長。」

研究團隊從化石紀錄和他們本身的電腦模型發現, 恐龍多樣性減少有兩種可能的解釋。

其中一個可能原因是,恐龍衰退的速度呼應了全球 氣候在大約7500萬年前強力冷卻,當時地球上氣溫遽降多達攝氏8度。

康達明說,在地球上棲息了數千萬年的恐龍已適應了牠們常見的溫暖潮溼型中溫氣候。

「而在氣溫強力冷卻下,就和其他大型動物一樣, 牠們可能無法適應。」

另一個可能原因則讓研究團隊感到有點震驚。 儘管草食性和肉食性恐龍可能在差不多同樣時間受到衝擊,但研究團隊發現牠們各自的衰退有200萬年的 時間落差。

康達明說:「因此,作爲獵物的草食性恐龍減少, 會導致肉食性恐龍減少。」

研究報告認爲,氣候冷卻和草食性恐龍多樣性減少 ,不但造成恐龍緩慢衰退,也導致各種恐龍無法從彗星 撞擊地球的衝擊中復原

研究指出:「這些因素阻礙了牠們從那場末日災難 事件中復原過來。」

►按這訂閱Podcast《小編沒收工》每天給你熱門話題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