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族比拚 三江侗族館摘冠

選手們身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裝,進行形象展示。(蘇華攝)

旋律優美的侗族齊聲歌唱,熱情奔放的苗嶺飛歌響起……10月1日上午,廣西民族博物館大堂儼然一個色彩繽紛的原生態民族文化大舞臺,舉行廣西民族生態博物館風采展示大賽。這次大賽通過形象、講解、風采等三方面的競技,將分佈在廣西各地的10座生態博物館進行集中展示,爲觀衆打開一扇瞭解生態博物館的視窗,全面展示廣西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當日上午10時,三江侗妹以一曲熱情嘹亮的侗族《敬酒歌》,歡迎八方來客,拉開了廣西民族生態博物館風采展示大賽的第一個環節──形象展示。

十八般武藝 齊上陣

該環節主要展示的是各地獨具特色的民族服裝和多彩文化,可沒想到比賽纔剛開始,來自各地生態博物館的選手便十八般武藝齊上陣。

靈川漢族古典旗袍秀、金秀盤瑤與龍勝紅瑤亮麗服飾競相鬥豔,還有那嘹亮的「過山腔」……這些都讓現場觀衆不禁拍手叫絕。每人一分鐘的「開場秀」,把廣西各民族的文化精髓展現得淋漓盡致,將比賽帶入了第一個高潮。

在隨後的講解展示環節中,選手們紛紛把各自的壓箱寶──將生態博物館搬上了舞臺。儘管臺下坐着的都是博物館界資深評審和衆多民族文化的愛好者,選手們卻一點兒也不怯場。他們繪聲繪色地講解,讓觀衆瞭解到什麼是「沒有圍牆的博物館」。不少觀衆讚歎道:「他們展示的不僅是博物館,更是我們美麗的家園,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

演唱歌舞 高潮迭起

在最後的風采展示環節,選手都使出了看家本領。一曲侗族大歌《蟬歌》清脆的歌聲豔驚四座。隨後的融水苗族的苗嶺飛歌、東興京族的獨絃琴彈唱、金秀瑤族的拉篥演奏、靖西壯族的提線木偶表演與田螺笛演奏、南丹白褲瑤的猴棍舞等具有濃郁民族色彩的風情展示輪番上演,現場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本次比賽,專業評審各持100分爲選手打分,同時還增設大衆評審投票的環節。大衆評審在觀看完所有選手三輪展示後權衡綜合表現,將自己手中的繡球送給最心儀的隊伍,會爲這個隊伍額外增加分數。

最終,10個生態博物館參賽隊的最後得分出爐:三江侗族生態博物館獲得本次比賽一等獎;南丹裡湖白褲瑤生態博物館、融水安太苗族生態博物館獲得二等獎;賀州客家生態博物館、靈川縣長崗嶺商道古村生態博物館、金秀坳瑤生態博物館獲得三等獎。(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