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乳癌肺癌腦轉移 標靶藥物功效強

原本只能癱在牀上乳癌轉移腦患者,經由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合併化療後,腦腫瘤不見了,還可下牀活動,你不覺得這讓醫生病人家屬都很振奮嗎?」臺北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趙大中說。

趙大中指的是一名李姓退休老師,50歲罹患早期乳癌,3年半後復發,忽然頭痛噁心、嘔吐,緊急送醫發現乳癌腦轉移,放射治療後6個月,病情惡化到無法下牀,沒想到接受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合併化學治療後,效果相當明顯。

趙大中表示,乳癌最常轉移到骨骼、肺、肝及腦部,其中以轉移至腦最難治療,因爲放療受限輻射量,而化療藥物難抵達腦部腫瘤,因此更難治療且預後較差。

乳癌第4期或復發轉移的病患治癒機率低,大多隻能控制病情與癌細胞共存。針對放射治療無效的乳癌腦轉移患者,目前已有標靶藥物可作用在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抑制腫瘤血管新生,使腫瘤無法生長甚至萎縮,還可能增加血管通透性,讓化療藥物更順利到達腫瘤部位打擊癌細胞。

趙大中指出,國內醫學團隊在今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發表研究顯示,乳癌腦轉移患者接受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合併化學治療,癌症控制率逾8成,且近7成患者腫瘤縮小甚至消失。同時,也有研究顯示使用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治療,可能有延緩肺癌腦轉移發生的效果。

針對肺癌腦轉移,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表示,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最主要能抑制腫瘤生長,減少癌細胞轉移至身體其他部位機會,研究顯示,使用此標靶藥物合併化療,可延緩腦轉移發生,對於腦腫瘤的治療也有效果。

蔡俊明強調,肺癌只要好好治療,轉移機率就會降低,醫生依照不同的狀況,爲病患量身訂作適合的治療方法,「好的治療」、「有效的治療」就能降低腦部轉移的機會,進而提升病人生活品質,讓生命得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