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天河區上半年經濟發展“成績單”逆勢增長0.6%

雲霧之中的廣州塔、珠江新城。 南方日報記者 張由瓊 董天健 南都記者 陳沖

南都訊 記者夏嘉雯 實習生 高明月 日前,廣州天河發佈了2020年上半年天河區經濟運行分析。數據顯示,上半年,天河區經濟發展延續一季度以來的復甦勢頭,

地區生產總值達2445.91億元,同比增長0.6%,成爲廣州上半年少有的“扭負爲正”的區之一。

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4.9% 回暖趨勢明顯

今年上半年,天河區第一產業增加值0.62億元,同比增長5.8%;第二產業增加值157.98億元,同比下降5.4%;第三產業增加值2287.31億元,同比增長1.1%。

截至上半年,天河區實現全口徑稅收收入418.8億元,下降11%;實現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4億元,下降17.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4.1億元,下降2.7%;進出口總額303億元,增長14.1%。6月單月全社會用電量9.7億千瓦時,環比增長12.3%,同比增長3.1%,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

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80.68億元,增長4.9%,比一季度大幅提升21.1個百分點,回暖趨勢明顯。分行業看,製造業下降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1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0%,比一季度提高25.3個百分點。

互聯網相關服務營收增長 文體娛樂業受挫較大

1-5月,營利性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953.06億元,下降0.8%,比1-2月提高3.7個百分點。其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8.3%,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2.1%,龍頭企業拉動作用明顯。電信業保持較快發展,上半年業務總量增長23.7%。但受疫情影響,影院娛樂場所仍未正常營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受挫較大,上半年營業收入下降55.4%。

上半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9.23億元,下降15.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個百分點。其中,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下降14.4%,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下降30.3%,降幅比一季度分別收窄5個和6.2個百分點,消費市場持續好轉。

新增企業3.9萬戶 攻城拔寨項目投資已完成六成

上半年,天河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14.11億元,下降2.7%。其中,房地產投資完成101.85億元,增長4%,佔投資完成總額的比重下降至47.6%;其他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2.26億元,下降8%,佔投資完成總額的比重提高至52.4%,固定資產投資逐步回升,投資結構不斷優化

截至上半年,天河區新洽談入庫項目88個,目標完成率58.6%;簽約南方數碼等項目34個,落地廣物國際物流等項目27個。新增企業3.9萬戶,佔全市新增企業的23.1%。新開工重點項目19個,95個市攻城拔寨項目完成投資約101億元,完成年度投資的60.5%。在落實市營商環境改革3.0基礎上,提出區109項改革措施任務清單,已完成24項,基本完成12項,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精準政策引領 民營經濟發展迅猛

在上半年新增的3.9萬戶企業中,92%爲民營企業,佔全市新增民營企業總量的23%。截至今年6月,天河區民營企業超30萬戶,同比增長17%,居全市首位;從業人員超過140萬人,同比增長35%。聖豐集團、富力地產、雅居樂置業等3家企業被評爲“2019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便利蜂、拉卡拉等民營企業接連落戶,鯨準南方區總部項目等20個項目均已落地,投資總額達64.7億元。九毛九荔支網絡等4家民營企業於今年陸續上市,天河區民營上市企業累計達31家。

上述發展離不開天河區的“政策三步走”。首先是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拓展融資渠道,推動全區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在省市金融支持措施的基礎上,天河區再設立3000萬元天河區中小微、民營企業貸款貼息專項資金,對中小微、民營企業在本政策執行期限內轄內的銀行機構獲得的新增貸款(含展期)按基準貸款利率給予10%貼息。近日,陸續有78家企業向天河區提交了貼息申請,補貼資金超過100萬元。

在暢通中小民營企業融資渠道方面,天河區指導區內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的貸款投放力度、降低利率,協調金融機構推出兩期《天河區金融機構抗擊疫情金融服務措施一覽表》,聯合建設銀行天河支行等42家金融機構向海王醫藥、寶供物流等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及相關資金超100億元。

提供信息、技術、創業培訓等一系列服務

天河區還注重推動民營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通過修訂天河區產業政策,鼓勵服務平臺、創業基地服務站爲民營、中小企業提供信息、技術、創業、培訓、融資等服務活動,促進民營中小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截至目前,天河區現有22家服務站,23家基地平臺,上半年爲區內民營中小企業爭取專項資金2252萬元,解決人才服務、政策扶持等方面的訴求895個,其中,150家重點民營企業獲得了“一對一”專員服務及人才公寓、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等配套服務。

此外,爲促進中小民營企業創新發展,天河區還引導企業開展技術改造、自主創新。據瞭解,目前全區有3406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44家“兩高四新”企業。有10家企業入選廣州“獨角獸”和“未來獨角獸”創新企業榜單,其中大部分爲民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