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元:搶商機 要有獨特發展策略

東森購物電子商務執行長楊俊元。(圖/記者黃克翔攝)

圖、文/工商時報

臺灣零售服務通路,結合電子支付、倉儲物流,能往智慧零售的方向發展。今年疫情的發生,民衆的日常改變了,零售服務業也跟着調整,許多實體商店進軍線上,包括網購、FB、LINE都算是線上通路,政府部會推出很多輔導計劃,協助街邊商店轉型線上,或是推動跨境銷售,顯見商機處處。

疫情同時帶來危機轉機和商機,就看業者是不是準備好了。東森購物是全線交易,是標準電商,有自己的交易系統平臺、物流倉儲,以及會員客服自營商品,加上商品品質的控制,今年疫情熾熱的2、3月間民衆搶購衛生紙,我們有自己的品牌商品上架,東森購物很不一樣的發展策略就這樣凸顯出來了,原本農曆期間是電商的淡季,今年2~6月的銷售額卻都一直跑,疫情是加快線上/線下融合催化劑

臺灣零售業,實體銷售通硌「依舊偉大」,電商龍頭業者2019年全年營收近600億元,實體零售業的個別業者單一年營收額隨便都能破千億,實在難以相比。在智慧零售的倡議下,線下業者一直試着開拓線上生意,今年的疫情把許多不可能都變可能,實體零售業大步走向線上,應該也同時發現了許多殘酷的事實,例如電商平臺系統的投資昂貴,要跑的動50億元營收額,系統投資至少2億以上,硬體加上軟體的維持都是成本,此外還要投資非常多的資安防護;另外,電商平臺需要物流的搭配,加上超商通路是最後一哩路,每個細節的好壞都會影響線上銷售的品質或穩定。

「不要爲了做電商而電商,不要爲了跨境銷售而跨境」,東森購物購併香港草莓網,因此弄懂如何讓臺灣面膜銷售到國際消費市場,阿里電商先是數據資料庫整理分析,進而爲買家提供服務、物流也能作出差異化,現在臺灣線上零售靠比價搶生意,不僅搶不到實體市場大餅,生意更做不了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