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展「減法人生觀」藏洋蔥 茹素至今最感謝親姐

▲當楊一展綻開大大的笑容時,你可以感覺到,他正在拋掉心所執着,心態更輕盈了。

圖文/鏡週刊

楊一展成名的年代,戰場是在偶像劇,角色的多樣性有限,他再怎麼想試不同的角色,也得要顧忌收入問題。現在職人劇多了,不一定非得要演男主角纔有發揮空間,念及此,楊一展的快樂由心至臉,大大綻開了微笑。

他從田調就參與新作《化外之醫》,遇到仲介角色的原型,楊一展頗有感受:「我覺得他是在灰色地帶生存下來的人。」並以田調觀察塑造了一個愛錢的仲介角色。而他也被要求要吃胖5、6公斤,對有在運動的他不難,「吃碳水,再運動,再吃碳水。」楊一展因爲姐姐生病而許願吃素,至今他仍一直吃素,他承認,自己因爲姐姐過世,開始有了減法的人生觀,「要感謝我姐姐,她生病成就了我們全家。」

▲楊一展愛運動,但覺得這不是執念,而是習慣。每年給自己一個目標,去審視自己的健康。(圖/翻攝自臉書)

從身體到心理的需求,他都以減法檢視,「物質的東西我淡到不行了,」說完,楊一展就有點不好意思自白,「現在唯一還有物慾的就是腳踏車……」

當年姐姐生病,他每天來回騎車70公里到醫院,那是讓他紓解壓力的出口。「我逃避不了,尤其最怕醫生講出什麼話,我覺得那很可怕耶,好像他在對你下什麼令,對人的靈魂層次是很大的打擊。」楊一展是個感性的人,「我其實就像是一塊海綿,尤其年輕時更是這樣,好的、不好的都容易吸收,但看多了,事情經歷多了,自己就知道好與不好了吧。」

通常這時也該話鋒一轉了,我心想,接着楊一展要說的,應該不脫如下概念,就是人隨着年紀,心靈所有的孔隙,也該停止那麼費勁地去吸收生活中的種種吧。但楊一展出乎意料,他竟說,「但我還是選擇儘量做塊海綿。」這真的顯示了他多麼在意感性。他執行減法人生,但是不想對感受斷舍離。

妝發:徐語歆 Rachel Hsu 造型:葉又慈 服裝提供:SPFLOE(黑色細節西裝、打褶襯衫、寬鬆工作褲)、homas sabo(戒指、項鍊、手環)

更多鏡週刊報導【鏡大咖】成爲海綿去感受吧 楊一展【成爲海綿去感受3】抖落肌肉男神氣息 楊一展監製電影盼爲社會盡心力【成爲海綿去感受1】楊一展放下十年前金鐘、男主角執念 允許感性外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