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逼死幾個資優生?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打醒家長的失心瘋

文/維尼艾潔拉

酸酸們平常會追劇嗎?公視近年來不斷推出自制的短篇電影戲劇,像是《一把青》、《麻醉風暴》、《通靈少女》等都受到熱烈迴響,而最近也改編了小說製作成一部探討扭曲的親子關係的影集—《你的孩子不是你孩子》。

這部短篇影集共分成5個單元劇,每個都是獨立的故事,但故事的主軸幾乎都圍繞着親情課業生命,很容易就沉浸在悲傷的泡泡裡。或許是亞洲人的教育方式告訴我們,擁有一張漂亮的畢業證書證明你在求學路上都是滿分的成績單,你就容易找到工作、你就可以站在金字塔的頂端、你就可以擁有最棒的一切。於是父母安排小孩到最好的私立中學、花了錢請最好的私人家教、甚至捨棄工作全心全意在孩子身邊陪讀,爲的就是希望孩子有個好學歷,認爲孩子將來會感謝這些栽培

但是,你真的瞭解你的孩子嗎?你確定你的孩子真的想要這些嗎?你是在幫孩子鋪路,還是讓孩子完成你的夢想

「媽,你到底要我死幾次?」在《媽媽遙控器》裡,這是最讓人揪心的一句。母親不斷的讓孩子回到同一天,回到讓孩子拼命讀書、拼命補習的時刻,孩子喜歡的是畫畫,即使畫得再好,她依然認爲與其花時間畫這些有的沒的,不如多補習幾次,將來纔能有好的前途,但孩子眼中盡是無奈與絕望,你自以爲的好,對他來說只是痛苦。(圖/公視提供)

在《貓的孩子》裡,親戚的小孩都是第一志願,媽媽爲了孩子的未來、爲了自己的面子,請來非常多的家教,並告訴家教「請儘量打,管教同意書我們都同意,這招在他身上管用。」高中生還要這樣被體罰,卻讓孩子的成績更加退步,因爲孩子看不到母親對他的關心、對他的愛,反而讓他產生恐懼,想要得到父母的關愛,既然只能透過成績單,那是多麼令人難受的方法。(圖/翻攝自《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官方臉書

而在《茉莉的最後一天》,穿着北一女制服的女孩陽臺一躍而下,頂着第一志願的光環結束生命。媽媽是留美博士父親系主任,在這樣的壓力下考上名校卻更加痛苦,「我所受的教育不允許我創作,但是我所受的教育卻逼迫我開始創作。」透過創作,茉莉才能減輕自己的痛苦,但也因爲創作的內容,讓她走上絕路。(圖/公視提供)

考試考差了心情低落,是因爲害怕受罰,也因爲怕被比較。父母及師長給的壓力、同儕之間的比較,或許會成爲讀書的動力,但也可能是阻力。讀書很好,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找到自己的天賦、長處及夢想,不管是美術、烘焙、木雕、或是運動都好,父母給予我們生命,但人生是自己的,思想也是自己的。不要一味的告訴孩子「我是爲你好,不要讓我失望。」親子關係不應該這樣被建立,孩子需要的是你的愛,出自內心關切的愛,而你也曾經是個孩子,懷有夢想及天真的孩子!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