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命的培訓班:起底直銷巨頭“如新”

鋒靂 鄭皓元 陳俊宏

一次培訓班感染超30人,2天擴散至三地(武漢、北京、青島)一事將一家曾深陷傳銷質疑的直銷巨頭——如新集團再次推上風口浪尖。

線下培訓捲入疫情

近日,武漢再爆疫情,其源頭指向一家化妝品公司的線下培訓課,而該培訓組織爲美國直銷巨頭如新集團(以下簡稱“如新”)旗下關聯公司——上海舍耀市場營銷服務中心。

據報道,2月18日至20日,如新上海經銷商於武漢凱萊熙酒店和江岸區華清園小區進行線下培訓,共有66名學員參加,其中24人已經離漢,各地疫情防控信息顯示,2月21日至22日12時,武漢、北京、青島三地分別新增新冠肺炎陽性病例14例、4例和1例,而這19例全部指向如新此次培訓課,截至目前,該培訓課已導致超30人感染。

對此,如新相關負責人22日對媒體表示,“我們目前瞭解下來這個培訓是經銷商自行組織舉辦的會議,未經報備。”如新湖北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經銷商來武漢開會,湖北分公司並未收到消息,“我們準備報給市場監督管理局。”

2月23日,如新在其官方微博發佈聲明稱,將加強內部監管流程,並對社會生產和公衆生活造成的影響深感抱歉。

究其責任,應由經銷商承擔還是如新承擔?有專家表示:“只要經營主體不具備獨立法人資格,那麼它的經營行爲均屬於職務行爲,都該由總公司來承擔責任。”

據瞭解,一般如新的“培訓”或者“聚會”,會包含精英表彰、現場訪談等多個環節,被表彰的人依次走上前臺帶領全場齊喊口號。

有如新的“學員”曾透露,該公司在各地的分支機構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都有不同內容的聚會和培訓課程。重點是向成員們宣揚公司事業理念,要求成員們落實任務,包括學習公司的宣傳材料、觀看相應的演講視頻等。

有專家指出,上述行爲或涉嫌精神控制,俗稱“洗腦”。通過實施洗腦,團隊成員會逐步改變乃至否定原有的自我意識和社會認知,接受組織者所宣傳的價值觀念和行爲準則。“近幾年,隨着跨地域、隱蔽性強、新媒體傳播手段等原因,類似利用集會、培訓進行洗腦的現象不斷增多,且屢禁不止”。

直銷外衣下的秘密

如新究竟是個怎樣的公司?事實上,傳銷質疑從公司成立之初就纏繞着整個如新。

公開資料顯示,如新於1984年創立於美國猶他州普洛沃市,業務遍及美洲、亞太地區及歐洲地區40多個市場,2003年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尋找適合自己的道路,是全球個人護理品和營養保健品行業的領導企業之一,也是最早進入中國的直銷企業的之一,2006年獲得直銷牌照。

如新公司自從1984年創建後,外界對其經營模式的質疑和調查就沒有間斷過。美國各地司法機關不斷對如新公司金字塔式的多層發展經銷員模式提出指控,此外還包括虛假宣傳、誇大銷售利潤。

如新的經營模式一直被外界質疑爲典型的“傳銷金字塔”,這一切背後是其龐大的經銷商與“明面上的直銷模式”做支撐。

其官網顯示,銷售人員工資計算方式是按直銷員(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的收入)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向直銷員按月支付報酬。報酬的計算方式如下:直銷員所得報酬=報酬計算基數×報酬提取比例;報酬計算基數= 直銷員銷售額÷(17%+1)×90%。看上去符合直銷收入計算,實際上又大有文章。

公開資料顯示,如新的銷售模式層級結構清晰,形成了“金字塔”的多層發展結構,如同火鍋巨頭海底撈的“師徒制”一般,“徒弟”越多師傅賺得越多。

據媒體報道,在如新消費滿500元后可成爲VIP用戶享有八折權益,而VIP當月消費及推薦他人下單的累計金額達5000元便可簽約成爲見習經銷商“DS”並擁有其經營權,若當月營業額超5000元,超過部分的10%-30%便成爲“DS”的自得利潤。

聽上去門檻很低,實際上並不是買500元產品即可入會,而是以新顧客身份購買1370元的產品,優惠50元后再送580元的產品,剩下金額以積分形式計算,摺合下來入門費約500元。之後便是拉人頭下單便有300積分和310元的產品獎勵,最後要求累計下單金額達5000元才能簽約直銷。

若1個月內業績達1.5萬元或4個月內若營業額能超過3萬元便可成爲正式經銷商(SR),之後上升的等級爲“SR、SE、SSE、SM”。其中,SR營業額達20000元可升級爲銷售主任(SE)。每個SE發展一個自己的SR便能獲得營業額5%的獎金,而每個新發展的SR需有一個自己的團隊並每月完成規定的營業額後SE纔有獎金。

SE若能發展出2-3個以上的SR就可成爲SSE,若能發展出4個SE可直接成爲銷售經理(SM),並宣稱有機會月入超400萬元。

由此可見,整個模式符合傳銷組織三大特徵:繳納入門費認購產品並獲取經營權(升級囤貨、代理囤貨);然後拉人頭壯大團隊規模形成層級關係;最後通過直接或間接發展人的數量進行記酬與返利。

對此經營模式有專家表示,該公司搭建起了“金字塔式”的結構,發展的層級越多,獲得的經濟效益就越多,這是典型的傳銷。

戳破直銷巨頭的“謊言”

上一次如新引發廣泛關注還是因爲一場果汁風波。

2019年,一女子曾因堅信喝如新某果汁產品能“排毒”,生病後拒絕就醫治療,最終導致肺部嚴重感染,搶救無效死亡。後經查,涉事果汁產品既沒有在商務部登記備案,也沒有藥品註冊信息。

實際上,如新早已飽受詬病。2013年正式開拓中國大陸市場,2014年,《人民日報》就連發3篇文章指責如新涉嫌傳銷、違規操作並利用羣體效應進行精神控制等。隨後,如新股價暴跌。

此外,國家工商總局曾通報如新公司在經營活動中存在超產品範圍從事直銷、誇大產品功效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爲,其個別銷售人員存在擅自直銷、欺騙及誤導宣傳等違法違規行爲。經查後,如新累計被罰處486萬餘元。

高壓之下,如新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依舊如魚得水,被央媒點名痛批兩年後,如新於2016年和保險巨頭中國平安牽頭的投資者集團(Ping An ZQ China Growth Opportunity Limited)達成一項2.1億美元戰略投資協議。據稱,根據協議條款,如新將向該投資集團發行2020年到期的可轉換優先票據,發行票據所得的部分資金將用於發展中國業務。

獲該投資後,如新股價由低反彈,從2016年7月的36.39美元/股一路攀升至2018年8月83.45美元/股,兩年間股價漲幅高達129%。

近幾年,如新集團也在中國市場賺得盆滿鉢滿。財報顯示,2021年,如新期內其實現營收170.4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4.41%。其中,中國大陸市場是其主要收入來源,營收高達35.97億元,約佔總收入的21%,美國、韓國、日本市場分別佔比20%、13%和10%。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2021年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0.92億元、12.05億元、9.28億元,其中疫情最爲嚴重的2020年,其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了近10%。可見,中國市場已成爲其主要營收來源之一。

據悉,如新集團先後於2014年、2019年投資近9億元人民幣在上海工業綜合開發區的核心地帶建立了“如新大中華創新總部園區”和“新大中華創新總部園區二期”,是其全球最大的工作園區,目前如新在中國設有25個分支機構、225個自營服務網點,41家體驗店、大中華創新總部園區、9個倉庫、2個工廠。

但高速攫取利益的同時如新在中國也是各種麻煩不斷,相關工商信息顯示,近9年來違規不斷的如新自身風險存在103條、周邊風險39條、預警提醒306條、開庭公告22條、法律訴訟30起、法院公告7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