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時

當灰色的藏野驢羣緩緩隱入山中時,烈火似的晚霞開始了卸妝,西邊羣山的輪廓漸漸暗淡,營地裡亮起幾縷燈火黑夜不可抑止地到來了。風勁了起來,雖然迷彩服內套了層秋衣,仍明顯感覺到氣溫在急降,遂返身向營地走去。步速慢而穩重,畢竟是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

晚飯後,我和同伴走出營地,去追趕西斜陽光。這是七月的高原,陽光早已不像當午那樣刺得臉生疼,顯得溫暖而柔和。溫柔陽光下的高原景緻,隨手一拍都是無需修飾的風光大片:東邊的羣山被抹上了金色的暉光,南邊的雪峰凝重而冷峻,微風吹拂着整個山谷,單薄的草色遠觀若有,近看卻無。

雲和陽光的共同作用下,天空、山巒和谷地呈現出層次分明的色彩,令人目不暇接,滿是驚喜不厭的神色。因此,當看到幾頭藏野驢在悠閒地低頭啃草時,那俊逸的神態立即讓我們驚喜地叫出聲來。我們試圖慢慢靠近時,野驢停止了咀嚼,警惕地張望,然後轉頭朝山中走去。我們的視線一直牽着野驢羣的背影,夜幕就是這時悄然降臨的。

記憶中,這看似美好的高原,總是以殷紅鼻血和突增的血壓迎接我――平時身體指標正常,只要到3000米以上海拔,血壓值就會偏高,頭幾天總要流鼻血――這次症狀照舊。來到這個遙遠的駐訓地,在頭痛的煎熬中,我像攝入氧氣一樣貪婪地吸收着這裡的故事,故事裡盡是“堅守”“奉獻”“拼搏”“挑戰”之類的關鍵詞,故事的主角們略顯滄桑人人都有黝黑紅亮膚色,人人都有一串傲人的履歷。我感動戰士們談起那些痛苦經歷時的坦然,敬佩他們一次次在高原超越着自然的極限,更驚詫同樣的肉體凡胎何以在高寒缺氧之地龍騰虎躍,讓我這個所有行動都是“慢動作”的遠來者無所適從。

夜色點點加重,營地越來越近,風漸漸小了,大地安靜下來,似聽見小蟲幽鳴。一輪勾月和點點繁星幾乎同時在天幕穹廬上顯身。在空氣純淨通透的高原,星星從不吝自己的暉光,也讓高原成了絕佳的觀星地。不約而同地,我們停下了腳步。對於久居城市、雙目早被煙霧光塵所迷障的我們來說,幼時記憶中的星空,如今已近乎奢望。逢此際遇,如不在這絢爛的星空下駐足、仰望,豈不辜負了蒼茫天地的饋贈?擡頭辨別着星座與方位,脖頸僵痛而不覺。直到感覺到�}人的寒意時,才繼續挪動歸營的腳步。

淡淡的天光下,環顧四野仍是黑黢黢的。寒意漸深,同伴冷得打起了哆嗦。我們不得不加快腳步,喘息聲打破了夜的寂靜。回到營地,應答了身姿挺拔的哨兵口令,就寢哨恰在此時吹響。走到帳篷門口,掀簾鑽入,寒氣也延伸進來,但很快就被粘上門簾所阻斷。帳篷內有一牀、一桌,牀頭鋼製氧氣罐可抵禦腦袋的暈痛,桌上一盞簡易檯燈可照亮書寫的紙筆,行走高原的滿足莫過於此。領略了晚霞的變幻,感受了星空的無垠,又剛剛經歷高原夏夜的寒瑟,我很感激自己能在這變幻與無垠中,擁有一方安穩與溫存,將荒蕪和寂冷拋於身後。

這或許就是高原的辯證法:給你身體的不適,也給你精神的滿足;給你安靜,也給你壯美;給你寒冷,也給你溫暖;給你茫然,也給你歡欣;給你風雪,也給你灼熱的陽光;給你黑暗,也給你黑暗後的明亮;給你坎坷,也給你征服的雄心。在這安靜的夜裡,高原正顯示着它最溫順沉靜的一面,一羣年輕的軍人正沉睡着,鼾聲沉重而有力,像別樣的夜曲,瀰漫在星空下的營地裡。在深邃的靜夜與註定到來的黎明之間,在燈下流淌出的文字中,有人滿臉滄桑,有人蓄積力量,有人警惕守望,有人夢迴故鄉……(孫利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