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熱議工業安全:構築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安全防護牆

人民網北京5月22日電 (記者杜燕飛)5月20日,由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產業聯盟主辦的2021工業安全大會(ISSC2021)在北京召開。與會嘉賓認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邊緣計算、密碼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的創新與應用,進一步加快了我國工業數字轉型步伐。“十四五”期間,我國要加快提升工業安全保障能力構築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安全防護牆,爲工業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築牢硬支撐。

2021工業安全大會現場。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產業聯盟供圖

“‘十四五’規劃綱要首次設立統籌發展和安全專篇,提出實施全方位的國家安全戰略,增強對各類風險的應對能力。”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吳宏鑫表示,網絡安全技術爲維護國家安全、支撐產業轉型、服務社會發展、保障公衆利益等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基礎和堅實的安全屏障

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副所長教授級高工梅恪認爲,在工業互聯網發展趨勢下,製造生產系統向全過程數字化、全生命週期互聯,帶來了安全風險問題。

“我們應該從全局安全視角出發,建立工業信息安全的縱深防禦體系,進一步強化安全解決方案環境適應性評估。”梅恪認爲,通過多領域協同合作,全面考慮過程安全、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實現安全一體化設計和管控,全面保障工業安全。

國家信息技術安全研究中心總工程師王宏表示,工業控制系統涉及領域廣,業務場景豐富,系統類型差異巨大,風險評估工作需在網絡安全法律法規標準要求下,根據工業控制系統實際特點,針對性開展檢測評估工作。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標準質量處處長陳雪鴻認爲,隨着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逐步實現,工業互聯網數據是驅動智能化生產的“引擎” 、實現智能化運營的“動力” ,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血液”。而在開放海量互聯的複雜環境下,工業互聯網數據威脅不斷加劇,對工業互聯網數據進行分類分級防護刻不容緩。

“工業網絡安全應基於可信計算等主動防禦技術,通過控制系統內嵌可信計算防護體系,實現主動識別、主動度量和主動保護功能,增強自身防護能力。”寧波和利時信息安全研究院有限公司方案總監穆雷霆表示。

北京網禦星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韓明暢表示,工業互聯網安全與傳統IT網絡安全訴求和模式不同,應貼合實際工業應用場景,以安全運營共生賦能方式,針對多層面安全需求實現工業互聯網安全。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昌振認爲,工業互聯網是一種典型的任務網絡,安全防禦的最終目標是保證任務成功執行,防禦的焦點應該從“聚焦網絡”向“聚焦任務”轉型。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表示,網絡空間已經成爲繼陸、海、空、天之後的第5大主權領域空間,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安全是發展的前提。按照國家網絡安全法律、戰略和等級保護制度要求,推廣安全可信的產品和服務,築牢網絡安全底線是歷史的使命。

沈昌祥認爲,當前,經過長期軍民融合攻關應用,我國形成了自主創新安全可信體系,完備的可信計算3.0產品鏈,將形成巨大的新型產業空間。等級保護2.0新標準將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和工控等採用可信計算3.0作爲核心要求,爲築牢網絡安全防線打下堅實基礎。

“未來,希望科技界學術界產業界能進一步加強在戰略安全、基礎設施、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培養更多工業信息安全專業人才,加快發展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建立自主可控的產業鏈體系。”吳宏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