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遮三醜? 2歲白皙小妹妹竟罹患貧血

亞大醫院兒科顧問醫師彭慶添,爲一般患者檢查。(亞大附醫提供/陳淑芬臺中傳真)

1名2歲大的曾小妹白皙臉蛋、靈活雙眼,相當討人喜愛,但近日食慾不振、一臉病容,送醫檢查竟罹患「缺鐵貧血」,經口服鐵劑治療半年才恢復正常。亞大醫院兒科部顧問醫師彭慶添9日建議孩子1歲大時可接受缺鐵性貧血篩檢,他並強調,「一白遮三醜」是落伍觀念,健康纔是王道

彭慶添表示,曾小妹出生後的生長曲線,均優於同齡孩子,長相甜美可愛,尤其皮膚白皙,認爲是母親在孕期常食用豆漿牛奶珍珠粉等「白色食物」所致,總是引以爲傲,沒想到,蒼白肌膚竟是缺鐵性貧血警訊父母直至曾小妹出現食慾不振、活動力下降等症狀,才發現不對勁。

彭慶添研判,曾小妹應是飲食因素造成,如鐵質攝取不足、在6個月後未適時給予副食品、1歲後喝過多牛奶等。

缺鐵性貧血在臺灣好發於2歲以下嬰幼兒和大於10歲的青少女,因小孩身體快速發育經血流失等原因導致。

彭慶添指出,鐵是製造血紅素的必要元素,缺鐵的小孩易有感冒或懶散等症狀,尤其會影響學習力。嬰幼兒缺鐵性貧血常見原因有懷孕週數不足、飲食因素或腸胃道因素等。但隨着貧血嚴重度增加,會出現容易疲倦、食慾不振、臉色蒼白、皮膚變黃、易怒、心跳加速等症狀,恐影響認知及學習發展

彭慶添建議,一般母乳哺育的小孩至少4個月就要補充鐵劑;6個月大後的嬰幼兒須從食物補充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因缺鐵性貧血不容易於初期發現,建議孩子1歲時接受缺鐵性貧血篩檢,早產兒則於4個月大時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