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新引領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以創新引領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4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分論壇”側記

光明日報記者 訾謙

五月的深圳芬芳滿城,鳳凰花開喜迎盛會。5月24日,由中宣部主辦,光明日報社、經濟日報社、深圳市委宣傳部聯合承辦的2024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分論壇”在深圳召開。與會嘉賓圍繞“新科技激活文化產業新業態”和“文化新業態的爆款密碼”主題深入探討交流,碰撞思想火花,凝聚行動共識,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匯聚力量。

文化與產業“雙向奔赴”

近年來,作爲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和新引擎,文化產業“點石成金”的故事不斷演化出新高度——國產電影爆款連連、文創產品花式“出圈”,漢服國潮全球驚豔。特別是新技術、新業態的涌現,使文化產業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宋城演藝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商玲霞認爲,文化產業最核心的是創意和情感,無論是導演、編劇還是演員,他個人的生活、情感的體驗、文化的積澱,都是人類所獨有的。

過去一年中,以認知大模型爲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火爆全球並持續進化,給文化產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機遇。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吳曉如表示,目前,大模型在文化產業中的落地應用正在加速探索,例如,科大訊飛將大模型應用於文本創意和寫作中,通過交互式對話可以激活作者的靈感,導入寫作素材可以請大模型幫助進行續寫、擴寫,實現精準創作。此外,大模型的能力還可以助力多模態內容生成,助力文旅等行業蓬勃發展。

新技術賦能產業發展

擁抱新技術是培育文化領域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因素,文化和科技的有機融合,將引領未來文化產業的發展。在圓桌對話環節,中國電影集團董事長傅若清介紹,AI(人工智能)在電影產業的應用正在逐步深入。

“爲了讓《流浪地球》更好地走向國際,我們利用AI集合了語言庫和吳京自身庫進行相互匹配,最終達到讓吳京去說斯瓦希里語、西班牙語的效果。”傅若清說,中影去年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希望可以更好地使用、擁抱新技術,爲觀衆創造更多精品劇目。

抖音總裁韓尚佑指出,生成式大語言模型的突破,對短視頻行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AI不僅在內容創作方面進行輔助和加工,還可以在內容表達上更好地與受衆進行互動。

除AI外,5G、雲計算等新技術也爲文化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總編輯劉洋表示,在村BA系列賽事中,快手首次將“子彈時間”技術應用至村賽直播,在此之前,這項“黑科技”只應用在奧運會和世界盃等頂級賽事上。如今前沿技術走進更廣大羣衆的生活,大幅提升了視聽體驗,更加有效地傳播了當地文化。

新業態打造流量“爆款”

如今,隨着數字技術全面賦能文化產業,一批文化新業態應運而生,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還促進了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作爲今年開年第一個“頂流”城市,黑龍江哈爾濱旅遊火出圈。哈爾濱馬迭爾文旅投資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周巍表示,除了豐富的旅遊資源外,成爲“網紅”城市還要充分有效利用宣傳媒介、宣傳手段,政府、企業和市民齊心協力改進細節提升服務,緊緊抓住核心IP打造、情緒價值提供,來豐富和提升遊客旅行體驗。

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表示,爲了釋放IP的長效價值,愛奇藝提前佈局,與新疆文旅廳、阿勒泰文體廣旅局、花城出版社共同推出《我的阿勒泰》“文旅合作新生態”,推動影視和文旅的深度聯動、雙向賦能。

“一部電影、一部劇能夠帶動一個城市或者帶火一片文旅。”保利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波表示,“火”是一個方面,但如何能夠持續運營好這股流量,讓流量以更有生命力的方式保持下去,是更需要關注的問題。

對此,北京凱聲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凱表示贊同,他認爲:“爆款是個概率問題,如果一家公司或者一座城市只爲了追求爆款的話,會在時間、人員、資金等成本上付出巨大的代價。只有生產出更受歡迎的產品、提供更好的服務,才能在當下文化產業新業態發展過程中取得更大的成績。”

《光明日報》(2024年05月25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