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遷工作轉入後續扶持新階段

核心閱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紮實推進,我國易地扶貧搬遷960多萬貧困人口,同步新建約3.5萬個安置社區,一攬子解決搬遷羣衆的吃、住、行、就醫、就學等方面問題,對世界的減貧進程作出重大貢獻,也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熱點關注

“如果沒有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我們還在大山裡過苦日子。”貴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縣姚福剛說。

姚福剛的老家在偏遠的坪上村陰溝組,“陰溝組”,地如其名,地處大山之間的山溝,光照少、背陰

姚福剛說,在老家,住的是破舊房,吃的是包穀飯。過去,路不通,趕集買生活用品要走3個小時的山間小路,賣頭肥豬要請幾個人擡出大山,就近找點門路賺點錢不容易。

而如今,姚福剛一家已通過易地扶貧搬遷,離開大山進了城,他和老伴兒入住城東社區,兩個兒子則入住城南社區。

“世世代代居住在大山深處的我們,做夢都沒有想到會住進縣城,不花一分錢就搬離了大山,成爲‘城裡人’。”姚福剛感慨道。更令他感到驚喜的是,原來擔心進城後沒有收入來源等問題都不是問題。

“就業、孫子讀書等系列問題,黨委政府都安排得妥妥當當的,社區安排我們到附近的林下經濟種植場、蔬菜種植基地去務工,每做一天有80元至100元不等的收入。”姚福剛說。

姚福剛的經歷,是中國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所惠及萬千家庭的一個縮影。就在近日,民政部副部長王愛文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宣佈,“十三五”期間易地搬遷建設任務已經全面完成,易地搬遷工作已經轉入以後續扶持爲中心的新階段

以後續扶持爲中心

易地扶貧搬遷是精準扶貧“五個一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解決“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實現貧困羣衆跨越式發展的重要途徑。

王愛文介紹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紮實推進,我國易地扶貧搬遷960多萬貧困人口,同步新建約3.5萬個安置社區,一攬子解決搬遷羣衆的吃、住、行、就醫、就學等方面的問題,對世界的減貧進程作出重大貢獻,也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

當前,易地搬遷工作已經轉入以後續扶持爲中心的新階段。“做好這項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我們說‘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後面這兩篇文章,‘穩得住、能致富’涉及到很多部門的工作。”王愛文說

近日,民政部會同八部門制定發佈《關於做好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社區治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重點對搬遷社區的治理,解決羣衆能住得好、能融入的問題,作出了安排和部署。

“總的來看,現在扶貧安置點的搬遷社區組織建設普遍得到加強,體制機制也不斷健全,服務設施也明顯得到改善。但還面臨一些問題,管理體制需要進一步理順,社區服務體系還有待完善,羣衆在新社區的融入程度還需要進一步提高。”王愛文說。

爲此,《指導意見》着重明確了五個方面的工作,簡單地說就是要做到“五有”:第一,要有組織。有組織,就是要在搬遷社區建立組織體系,把基層黨組織建立起來,把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羣衆自治組織建立起來,把婦聯等羣團組織建立起來,還要圍繞羣衆的需求建設一些社會性的組織,搬遷羣衆能夠找到組織,有事能找到人去解決。

第二,要有制度。制定安置社區的一系列基本規則和制度,包括黨組織的議事規則、居民自治組織的議事規則,一些會議協商基本制度等。

第三,要有服務。把服務體系建設好,加快推進以黨羣服務中心爲基本陣地的綜合性服務設施在搬遷社區全覆蓋,涵蓋教育、醫療、社保、救助等政府工作服務及羣衆生活性服務等。

第四,要有氛圍。要有大家庭的氛圍,羣衆能認同,能夠融入到社區。

第五,要有隊伍。要加強安置社區的工作者隊伍建設,除了“兩委”成員之外,黨組織、羣衆自治組織的人員之外,還要有社區的專職工作者,把隊伍健全起來,確保有人爲羣衆服務。

完善機制加強服務

“住新房,三年忙。”

搬新家、住新房,對農民來講既是一件喜事、好事,也是一件大事。但到一個新地方,進入一個新社區,後續涉及到的問題還很多。

針對易地扶貧搬遷後的一些問題,《指導意見》也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例如,針對管理體制機制方面的一些問題,主要從安置社區的組織建設和制度機制建設方面着手,“現在的搬遷羣衆有的是要搬到城市的規劃區,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組建城市居民委員會;搬在農村的,在鄉鎮的,就要建立村民委員會”。王愛文說,如果搬遷的居民量比較大,片區比較大、比較集中,就不僅僅是要設自治組織,還要設相應街鎮

在制度機制建設上,建立完善民主協商機制、羣衆辦事投訴機制、矛盾糾紛調解機制、對困難羣衆有可能返貧的收入情況監測預警機制、像新冠肺炎疫情及其他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等。

服務體系也在建立完善。王愛文說,“從我到過的一些地方來看,基本的服務解決得還是不錯的,像廣西南寧附近的震東社區,把學校、醫院都配套建好了,學校的老師有從廣東來支教,教育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基本的居民生活超市、社區服務平臺都建起來了。”總體上講,這些設施建得還比較完善,後續會越來越好。

王愛文補充說,還需要解決一個羣衆相互融合的問題,把羣衆組織起來開展文化娛樂活動,使原來的陌生人儘快變成熟人,組成一個熟人社區,這些方面需要各級基層組織做大量工作。

依法預防化解矛盾

與一般社區治理相比較,安置社區有一些特別。

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陳越良歸結出三個挑戰:一是搬遷羣衆來自四面八方,還可能來自不同民族,由於文化意識、思想觀念、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差距較大,鄉土觀念都很強,社區融入難度大。二是入住安置社區後,搬遷羣衆傳統生活方式發生巨大的轉變,垃圾處理、公共衛生、生活習慣等都需要改變,新的秩序也需要儘快建立,否則存在的隱患容易引起鄰里糾紛。三是安置社區“兩委”成員大多數是從遷出地村兩委班子成員產生,不適應多元化、制度化、規範化要求更高的社區工作。

爲此,要重點解決好三個方面工作:一是構建新型人際互動支持網絡,應大力培育發展老年人協會、殘疾人協會、紅白理事會等社區社會組織,應推進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三社”聯動,支持引導社會組織專業社工開展服務,應組織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等活動,促進搬遷羣衆互動交流和情感交往。在少數民族較多的安置社區,還要推動交流融合的社區環境。

二是依法預防和化解安置社區各種矛盾糾紛,要建立健全社會矛盾風險隱患的分析研判和預防化解機制,從源頭依法化解矛盾。要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引導搬遷羣衆強化法治觀念,增強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共同體意識,要加大推進移風易俗科學普及,引導羣衆樹立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學生活方法。

三是加強安置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注重把遷出地原村兩委班子成員、年輕黨員幹部、致富帶頭人等推選爲社區兩委班子成員,保留熟悉情況的工作隊伍。將羣衆信任、辦事公道的黨員選拔爲黨組織書記,依照法定程序兼任村(居)委會主任,積極推動社區民警進社區兩委班子,引導高校畢業生到社區就業,不斷改善隊伍結構。加強安置社區工作者培訓,提高社區治理能力和水平。

“人在哪,家就在哪”。據瞭解,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是各級黨委政府投入最大、羣衆得實惠最多的一個政策。“如今,上半篇文章做完了,搬出來了,後半篇文章能不能做得好,穩得住、能致富,就目前對所有的搬遷社區來講,羣衆生活是比較好的,服務設施已經是齊全的,就業門路也是有的。黨中央、國務院要求我們繼續關注和支持扶貧搬遷工作。”王愛文說,前面的政策會落實好,後面還會有更好的政策,措施也會跟上,讓搬出來的羣衆住得更好、住得更舒適,逐步能致富。(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