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低碳轉型促進可持續發展――來自博鰲亞洲論壇的綠色之聲
新華社海南博鰲3月30日電 題:以低碳轉型促進可持續發展――來自博鰲亞洲論壇的綠色之聲
萬泉河畔,海南博鰲亞洲論壇新聞中心東南側的一排花朵風機靜靜旋轉,產生的清潔能源不斷輸送到博鰲零碳示範區能源系統;會場內外交通全部使用新能源車;一場場人氣爆滿的論壇上,不少嘉賓用由餐盒回收後的再生塑料製作的“碳中和”中性筆記下精彩觀點……
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處處細節盡顯綠色低碳。衆多分論壇中,有5場主題都和綠色低碳直接相關,即使在其他主題的分論壇上,氣候變化、綠色發展也是大家熱議的關鍵詞。
“我們需要有長遠的、前瞻性、全球的視角,來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說。近年來,溫室效應日益突出、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生態系統失衡加重……氣候變化成爲全球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嚴重威脅和挑戰。
博鰲亞洲論壇發佈的《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3年度報告指出,當前,全球可持續發展進程正步入關鍵節點,氣候變化也因此成爲全球問題治理的主色調。爲應對氣候變化,亞洲國家紛紛做出“碳中和”承諾,加快推進綠色轉型。
“我們已經看到了如果不做能源轉型,會對這個世界帶來多大損害”“我們已經有很多好的方式讓重工業減少能源消耗”“清潔能源行業將是這一代人最大的發展引擎”……
面對氣候變化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議題,多位與會嘉賓認爲,清潔能源的未來是確定的。
“中國的資源稟賦是煤炭儲量多、少油缺氣,第一步就是深入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談到我國爲實現“雙碳”目標所做的努力時,出席年會的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說,我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目前可再生能源總裝機突破12億千瓦,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在建核電規模均爲全球第一。
在“清潔能源的未來”分論壇上,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溫樞剛分享了這些年新能源產業的一個突出變化:“由於技術進步,成本大幅下降,風光電很有競爭力。”
彙總論壇聲音,記者發現,近年來,我國不僅涌現出許多新能源企業,不少傳統油氣企業也紛紛轉型,加快新能源建設。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侯啓軍說:“我們過去從事油氣業務,爲社會提供能源保證,未來提供新能源也是重要責任,正從油氣公司向油、氣、熱、電、氫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轉變。”
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不僅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也能爲其他國家實現綠色轉型提供可負擔的、平價的可再生能源技術。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表示,中國的綠色技術創新具有正面的外溢效應,可以幫助推動世界綠色轉型。
澳大利亞福特斯克金屬集團未來產業公司(FFI)首席執行官馬克・哈欽森對中國清潔能源的發展感到欣喜:“中國的清潔能源規劃做得非常好,每年都有大量新裝機的清潔能源。世界需要中國的經驗、產品、技術、供應鏈,幫助世界達成目標。”
氣候變化沒有疆界,其所帶來的問題需要全世界所有國家攜起手來解決。
從事光伏行業20多年的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紀凡對此深有感觸。他說:“我們希望全球各個國家和企業之間在新能源領域加強合作,利用各自的技術、資源、市場、人才和資金等優勢,進行互補和長板合作,加速推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