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三甲醫院醫生的自白:我想走出體制,哪怕去做一個網約車小哥

現在,國家支持醫生去做兼職,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的價值。

在很多人看來,醫生是社會精英,乾的是體面的工作,爲什麼還要去兼職呢?

其實,國內醫生也有國內醫生的無奈,衆所周知,在歐美國家,醫生的收入是非常高的,就拿美國來說,2024年4月12日,Medscape發佈了2023年美國醫生的薪酬變化:Medscape Physician Compensation Report 2024,這是根據29個專業7,000多名醫生的調查報告。

根據Medscape剛剛發佈的報告,2023年美國醫生的平均年薪爲36.3萬美元;比2022年的35.2萬美元增長了3%。58%的醫生除了年薪之外,還有額外的獎金。美國醫生的平均獎金爲4.5萬/年,由此美國醫生的平均年收入達到40多萬美元。

大家可以看到,美國醫生的平均年薪爲36.3萬美元,摺合成人民幣差不多也有250多萬了,試問,國內的醫生,有幾個年薪可以達到這麼多呢?即便你做到金字塔頂層,怕是一年的年薪也達不到250多萬吧?

作爲一名三甲醫院的醫生,我每個月工資和獎金加起來差不多1.2萬(稅前),一年下來,大概有個14.4萬,年底還有年終獎差不多1.5萬,算下來,一年的收入將近16萬,再看看級別,我已經到了副主任醫師了,一年下來16萬,多嗎?說說話一點都不多。

說實話,現在生活壓力是很大的,我是醫生,也是普通人,我同樣揹負着房貸,每個月也得還錢,除此之外,家裡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有養育孩子,贍養老人,平時親戚鄰居同事有個什麼喜事的,要維持人情,這也得有一筆支出,這樣算下來,一年到頭,真沒幾個閒錢能攢下來了。

雖然自己是醫生,但說實話,我現在最怕就是生病,真的病不起,要是真生病了,一年16萬,這夠幹什麼的?

大家都知道,成爲一個醫生真不容易,本科、碩士、博士,光讀書就得花多少年,即便如此,也不能一定能成爲金字塔頂尖的醫生,醫生的成長需要漫長的時間做支撐,要付出足夠多的努力和汗水,這是普通人無法體會到的。

辛辛苦苦那麼多年,獲得的收入撐死也就算一箇中等偏下的水平,所謂的社會精英,又如何體現他的勞動價值呢?

最近這些年,醫生要提高個人價值的呼聲越來越高,所以國家就支持醫生去做兼職,去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的價值。

更多的醫生是去互聯網兼職,參與網上問診,獲取一部分收入,也有一部分醫生是通過互聯網科普創作來變現,當然,還有一部分網紅醫生利用自媒體去銷售商品來獲得收入,但是目前這種已經被明令禁止。

想想看,一個醫生去當網紅去賣貨,這不是讓人笑掉大牙嗎?

即便通過問診和科普創作來獲得收入依然被允許,但是現在各個平臺也勒緊褲腰帶過日子,醫生這些方面的收入越來越少。

就我瞭解,還有的醫生白天做醫生,晚上去跑滴滴或幹外賣,用他們的話說,只要不違法,只要能掙到錢,就不丟人。

但說實話,成爲醫生不容易,能體現醫生價值的,更多的是醫生利用自己的業務能力去兼職,不過,在我看來,身處體制中的中國醫生,雖然很多都想跳出體制,但更多的是選擇接受現實和觀望,因爲沒有勇氣。

在中國,體制內的醫院是一家獨大的,跳出體制,遠離了平臺,就意味着可能會失去所有,風險實在太高。

有時候迷惘的時候,我也曾有過這樣的想法,那就是一咬牙,就跳出這個體制,一咬牙,脫掉白大褂就不幹了,哪怕去做一個網約車小哥,賺的錢也不一定比當醫生少,而且承受的壓力要小多了,畢竟開好車就可以了,而不像醫生要與生命打交道,承受的是生與死的壓力。

當然,很多人會問我,難道國外沒有醫生兼職的情況嗎?

當然也是有的,難以想象,美國醫生年薪這麼高了,仍有39%的美國醫生做兼職賺錢。其中6%做了與醫學不相關的兼職,其他33%都是醫學相關兼職或者加班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