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價城鄉不公 政府快整合

民衆經過淨水看板前注視着水龍頭背板。(本報資料照片

小小一個臺灣水價長期「一國兩價」,表面看似各依成本,箇中爲人所輕忽的,卻是年收入整體較低的非天龍國人,需集體負擔偏鄉弱勢水資源建設成本,年收入高的臺北市天龍國人,反而可置身事外的不公平

在1970年代,臺灣自來水公司成立之前,全國有128個自來水廠,水價其實也是各不相同,但在臺水成立統整後,各縣市水價歸於一致,只有當時北市因爲是直轄市,另有一價,從此本島水價成爲「一國兩價」。

這形成的,不僅是一國兩價問題,甚至還衍生「一市兩價」不公。因爲新北三重、新店雙和等7區都是吃翡翠水庫用水,使用北市自來水的四口家庭,每期兩個月水費甚至可以比新北市其他區便宜一半,過去就曾遭批評。

更大的不公平在於,被戲稱天龍國的臺北,家庭年收入在全國名列前茅,但是卻不用負擔全臺偏遠鄉鎮供水建置成本。出了六都,各縣市幅員廣大人口密度低,要拉管到阿里山原住民偏鄉,所有成本由臺水一力負擔。也造成這家國營公司長年虧錢,政府只好編預算給臺水做工程

也就是說,「一國兩價」的背後,蘊藏資源分配不公平問題。這個現象,喜歡高喊公平正義執政黨看到了嗎?不管是統一水價,還是要推動北水與臺水合並,都需要靠中央出面整合。這個政府,真的不能再假裝看不見了。